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情境式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邹素霞
珠海市斗门区城东中学 519125
新课标背景下,化学课程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验,揭示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化学基本观念和规律,从而发展学生化学学科及科学领域的核心素养,突出培养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必备的共通性素养。情境式教学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对学生成长及发展发挥着积极地促进作用,探索新课标下情境式课堂的教学实践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聚焦核心素养,创建跨学科情境
对化学教学而言,它需要以化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融合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亲
自参与化学知识的探究。为此,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目标,积极探索化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科学创建跨学科情境,以此优化和创新学生化学理论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以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空气和氧气》单元为例,本单元主要围绕空气组成和氧气性质为主线开展,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组成成分,掌握氧气的性质、制取和应用。教师可以立足“ 科学探究与实践” “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核心维度明确本单元知识与生物、地理、物理课程的内在关联,进而设计“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工程” 跨学科情境主题。“ 空气成分分析与污染溯源” 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简易红磷装置配合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定不同区域(工业区、公园、居民区)氧气含量,对比教材实验并分析误差同时结合风向图、工业分布地图,标注采样点位置,分析污染物扩散规律;“ 氧气制取与清洁能源应用” 情境中,引导学生设计双氧水催化制氧装置,探究催化剂( MnO2. 、土豆块)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亦可采用制作“ 太阳能驱动制氧设备” 模型,结合物理电路知识连接光能电池板与电解水装置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目标。同时进一步延伸对比化石燃料与氢能源(如电解水制氢)的碳排放,撰写《绿色能源替代可行性报告》;“ 污染治理方案设计与宣传” 情境中,引导学生测试绿植(如吊兰、常春藤)对甲醛、PM2.5 的吸附效果,建立“ 校园植物净化墙” 实验区。用 Scratch或Python 编写“ 空气质量预警程序” ,当PM2.5 超标时触发警报。最后结合上述实践设计跨学科海报:化学(污染化学反应式)、艺术(警示性插图)、语文(倡议书文案)。此设计通过真实问题驱动(空气污染治理)、多学科协作(化学为核心,延伸至环境、工程等领域)及技术赋能(数字化工具),将知识结构转化为素养目标。
二、聚焦大概念,设计整体性情境
依据新课标要求创新大概念统摄下的真实情境并设计驱动式任务,可以将本单元核心知识循序渐进地展示学生,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在整体性的情境中积极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建构知识体系,实现思维与能力的提升。在教师的引导下整合习得知识与技能,在知识内化吸收与迁移运用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以九年级人教版下册《溶液》和《常见的酸、碱、盐》两个单元为例,教师应率先分析课标要求,了解化学课程中包含的学科大概念及大概念统摄的概念体系。结合两个单元的内容与界线,选择大概念体系中的一部分将其融合到单元主题,从而提取出“ 制取盐” 的整体性情境,消除两个单元的界线。在此基础上设计“ 盐田到餐桌” 的子情境:“ 溯源盐田” 情境中,以地理和化学融合作为溶液知识教学基础,抛出问题“ 干旱地区盐湖(如青海茶卡盐湖)如何自然结晶?为何海水晒盐需建梯级盐田?” 启迪学生运用地理、化学知识探索蒸发结晶原理。并通过配制氯化钠饱和溶液,对比室温/加热条件下的结晶速率,绘制产率-温度曲线(数学建模);“ 工业制盐” 情境中,以化学作为核心渗透盐的提纯。抛出问题“ 粗盐含泥沙、Ca2+ ⁺、 Mg2Σ+ 等杂质,如何提纯为食用盐?工业除杂原理是什么?” 通过化学、生物技能的融合开展“ 粗盐提纯挑战赛” ,分组优化除杂方案,评估产率与纯度(误差分析),撰写工艺报告;“ 盐的转化” 情境中,聚焦化学与农业的联结,为学生抛出问题“ 如何用食盐制取化肥(如氯化铵)?化肥滥用为何导致土壤板结?” 。启迪学生尝试运用复分解反应制铵盐(NH
),探究离子反应规律,以水培豆苗的方式对比施用化肥/有机肥的植物生长差异。并用侯氏制碱法原理模拟生产 Na2CO3 和 ΔNH4Cl ,通过计算原子利用率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盐与生活” 情境中,以跨学科整合问题“ 社区冬季用融雪剂(主要含NaCl)导致树木枯死,如何解决?”启迪学生对比氯化钙和醋酸钾等环保融雪剂性能,设计融雪剂优化方案,测试不同浓度盐水的冰点,结合数据图表分析设计低成本环保配方。以“ 盐”为线索,贯穿自然形成(地理) ∣ 工业提纯(化学/工程) $$ 农业应用(生物) $$ 环境治理(社会责任) 全链条,打破单元界限,实现“ 知识重组-问题解决-素养落地” 三重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情境式教学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以直观形象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也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艳.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情境创设的实践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17):103-105.
[2]曹梅姣.实验情境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计算专题复习的应用——以“ 测定珍珠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为例[J].化学教学,2023,(09):62-67.
[3]许敏.巧设情境式探究实验,引领初中化学复习课——以“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为例[J].知识文库,2020,(19):131+133.
本文系斗门区“ 十四五” 规划教育科研课题《新课程标准(2022 版)实施背景下初中化学情境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MJKY202329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