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紧抓新课标,落实新思想

作者

胡劲松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小学 443000

一、 引言:新课标理念的时代召唤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日益凸显。2022 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应时而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培养“ 核心素养” 为导向的育人目标,强调英语课程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标志着我国英语教育进入了以素养立意、全面育人的新阶段。对于使用广泛的人教版PEP 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教材的广大师生而言,如何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将新思想、新要求有效渗透、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是当前亟需探索与实践的核心课题。

二、 新课标理念的核心要义与教学转向

新课标并非对旧版标准的简单修补,而是一次理念与实践的深度重构,主要体现在:

1.核心素养统领: 明确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确立为英语课程的终极培养目标,要求教学超越单纯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转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关照。

2.课程内容结构化: 提出以“ 主题” 为引领,以“ 语篇” 为依托,整合“ 语言知识” 、“ 文化知识” 、“ 语言技能” 和“ 学习策略” 六要素的课程内容结构。这要求教学打破以往知识点碎片化、技能训练割裂化的模式,围绕意义建构进行内容整合与深度探究。

3.学思结合、用创为本: 强调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学习过程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最终指向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4.教学评一体化: 评价不再仅仅是教学结束后的“ 检测” ,而是贯穿教学全过程、服务于学习的“ 导航仪” 和“ 助推器” 。要求评价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维度多维,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发展。

三、 渗透新课标理念的PEP 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路径

基于PEP 教材的特点和小学中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教学,可从以下关键路径着力:

(一) 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引擎,整合教学内容,深化理解

1.解读教材,提炼核心主题: 深入研读 PEP 教材每个单元(Unit)和主情景图(Main Scene)。例如,三年级上册 Unit 1 “ Hello!” 不仅是打招呼用语的学习,其深层主题是“ 开启交流之门,建立初步人际关系” ;三年级下册 Unit 3 “ At the zoo” 表面是动物词汇和描述,核心主题是“ 认识多样生物,感受生命奇妙” ;四年级上册 Unit 4 “ My home” 则围绕“ 家的空间与情感归属” 展开。

2.围绕主题,构建结构化内容: 教学设计应始终指向对单元核心主题意义的探究。以四年级下册 Unit 5 “ My clothes” 为例:

(1)主题意义: 认识日常穿着(功能、场合),了解中外服饰文化差异(如校服、传统服饰),表达个人喜好与选择(审美、个性)。

(2)整合活动:

感知与注意: 观看不同国家儿童日常穿着或节庆服饰视频/图片,激活已知,提出问题:What do they wear? Why?

获取与梳理: 学习教材词汇句型,制作思维导图分类整理衣物名称(e.g.,

Clothes for School/Play/Weather);阅读关于不同场合着装要求(如学校、派对)的简单语篇。

括与整合:讨论:What clothes are good for school? Why? (功能、规则);比较教材中人物穿着与中国校服(文化意识)。

内化与运用: 情境任务:“ 为即将到来的校园活动日/家庭出游选择合适的衣服并说明理由” (海报设计、角色扮演)。

迁移与创新: 设计“ 我心中的理想校服/未来服饰” ,并简单描述其特点和理念(融合美术、设计思维)。

(二)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培养文化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1.显性与隐性结合: PEP 教材本身包含丰富的文化元素(节日、饮食、礼仪、标志性建筑等)。教学时:

(1)显性处理: 如学习五年级下册 Unit 3 “ My school calendar” 中节日(如 China’ s National Day, Christmas)时,不仅要介绍时间、活动,更要引导学生思考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情感价值(如国庆的爱国情怀,圣诞的分享与团聚)。

(2)隐性渗透: 在学习日常话题时,如问候方式(Unit 1 Hello!)、表达感谢和道歉(Unit 4 We love animals - Story time 中的小故事常涉及)、个人空间观念(如对话距离)等,适时进行中外文化对比(如拥抱 vs 握手,直接 vs 委婉),培养学生文化敏感性和包容心态。

2 利用多模态资源: 通过歌曲(如关于节日、家庭的英文儿歌)、绘本(如介绍异国儿童生活、传统故事的绘本)、短视频、实物(如外国邮票、明信片)等多渠道呈现文化内容,增强体验感。

3.讲好中国故事: 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如在学习“ 食物” 话题时,鼓励学生介绍饺子(dumplings)、粽子(zongzi)及其文化寓意;学习“ 动物” 时,介绍熊猫(panda)作为中国国宝的意义。

五、 结语

新课标的颁布是新时代赋予小学英语教育的使命与机遇。将“ 核心素养” 的种子播撒在PEP 小学英语教学的沃土中,需要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成为坚定的理念践行者和积极的实践创新者。通过深刻理解课标精髓,紧密依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引领、以学用结合为核心、以思维发展为关键、以多元评价为保障的教学活动,我们方能真正实现从“ 教英语” 向“ 用英语育人” 的华丽转身。唯有紧抓新课标之“ 纲” ,落实新思想之“ 魂” ,方能在小学英语的园地里,培育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善于沟通协作、勇于探索创新的时代新苗,为他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与人文素养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2013).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PEP) (三年级起点) 三年级至六年级上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3]蔷, 陈则航. (2022). 落实英语新课标:从理念到课堂.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