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课程故事《探秋之树叶精灵》

作者

蔡佳雯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湖实验幼儿园

课程缘起:

在自由活动时,孩子们对绘本《霜降》产生浓厚兴趣,模仿书中角色用树叶创作“ 星星” ,并自发扮演鼠哥哥、鼠弟弟等角色,展开热烈讨论。教师捕捉到这一兴趣点,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 把握教育契机”的理念,决定将节气绘本与班级戏剧表演相结合。由此,以《霜降》为载体的戏剧课程故事《探秋之树叶精灵》应运而生,将孩子们对自然的观察与戏剧表达有机融合。

第一阶段:叶子新发现

温暖的阳光透过金黄的树叶洒在草地上,孩子们提着编织篮,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在校园里寻找秋天的礼物。小宇举起一片金黄的银杏叶惊呼:"老师,这把小扇子真美!"王老师轻轻转动叶柄:"看,它的叶脉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伸展呢。"不远处,芷柔举着凤凰木的羽状复叶雀跃跑来,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数起叶片。

孩子们三五成群,比较着银杏叶的扇形、三叶草的爱心状、合欢叶的羽毛形,清脆的笑声在林间回荡。"我们把秋天的礼物都带回教室做成标本吧!"老师的提议让孩子们眼睛一亮。阳光下,他们捧着五彩斑斓的落叶,灿烂的笑容比秋色更动人。

分析思考:

本次活动以儿童兴趣为导向,通过观察互动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当孩子发现银杏叶时,教师运用拟人化语言("小扇子")激发兴趣,通过转动叶柄直观认识叶脉;针对凤凰木叶子,巧妙融入数学认知,引导幼儿数数。后续将延伸开展叶子拓印创作,观察叶脉纹理,制作"秋天的印记"画册;并利用树叶设计服饰,举办环保时装秀。这些多领域活动将自然体验转化为深度学习,让秋日的探索成为孩子们难忘的成长记忆。

第二阶段:叶子艺术家

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对飘落的树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我抓住教育契机,开展了树叶拓印活动。"树叶有哪些颜色呢?"随着老师的提问,孩子们纷纷抢答:"绿色!黄色!红色!"当老师引导思考如何改变树叶颜色时,小明兴奋地说:"可以用颜料!"孩子们专注地为树叶涂色,当发现叶脉纹理神奇显现时,都惊喜地叫起来:"老师快看!树叶的纹路跑出来啦!"

活动后,我发现孩子们对剩余的树叶爱不释手,便启发道:"这些漂亮的树叶还能做什么呢?"孩子们创意迸发:"做裙子!""做魔法棒!"在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下,孩子们用各种材料制作了精美的落叶时装。最令人感动的是孩子们自发组织的时装秀,从设计到表演都充满童趣。当小模特们自信登场时,我由衷地赞叹:"你们都是最棒的设计师!"活动后,孩子们意犹未尽,继续商讨着下次秀场还要邀请东岳校区的弟弟妹妹前来观看。

分析思考:

在本次"叶子艺术家"活动中,幼儿通过树叶拓印和时装创作展现了出色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教师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多元材料的提供支持了深度探索,家长的参与更丰富了活动内涵。时装秀中幼儿表现出的自信与协作能力尤为可贵。基于此,下阶段将自然延伸至三个递进式活动:首先开展"叶脉探秘",通过放大镜观察和蜡笔拓印,帮助幼儿发现叶脉的独特形态;其次组织"叶脉艺术展",鼓励幼儿用不同方式表现观察所得;最后开展"健康叶子餐"活动,通过制作蔬菜沙拉建立自然与生活的联系。这三个环节将形成"观察-表现-应用"的完整学习链,在延续兴趣的同时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第三阶段:叶子放大镜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对树叶上的纹路产生了好奇。"老师,这些线是什么呀?"面对孩子们的疑问,李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观察:"你们看哪条叶脉最粗?"当孩子们发现中间的主叶脉后,又通过蜡笔拓印,亲身体验叶脉的奇妙纹理。

这份探索的热情延续到了菜园里。在老师的支持下,孩子们讨论、投票,最终选出了7 种沙拉食材。洗菜时,小明发现:"黄瓜身上也有纹路!"切菜环节,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安全使用工具。当品尝到自己制作的沙拉时,小美开心地说:"原来生菜叶子上也有'小细线'!"活动结束时,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地讨论着下次要尝试的新食材。

分析思考:

在"叶子放大镜"阶段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叶脉形态、蜡笔拓印和制作蔬菜沙拉,实现了从科学认知到生活实践的完整学习闭环。教师通过引导性问题(如"哪条叶脉最粗")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而蔬菜沙拉制作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深化了对植物与生活联系的理解。基于幼儿展现出的探究兴趣和动手能力,下阶段将结合微戏剧《霜降》让幼儿用肢体定格落叶造型、"落叶辩论会","深秋冥想"等,延续幼儿对叶子的探究兴趣,在艺术、语言、社会性等多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第四阶段:叶子畅想曲

今天,我们化身成一片片小落叶,开展了奇妙的微戏剧课程《霜降》。"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是秋天的落叶,风来了~"随着轻柔的音乐响起,孩子们张开双臂,像落叶一样在教室里翩翩起舞。"风停了!"听到指令,所有"小落叶"立刻定格成各种造型:有的蜷缩成团,像刚掉落的叶子;有的舒展身体,像在风中打转;还有的双手张开,像缓缓飘落的银杏叶。

接着"落叶掉在身上是什么感觉?"这个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孩子们自主选择"喜欢"或"不喜欢"阵营,大方表达观点:"像在挠痒痒!""会弄脏新裙子。"在辩论中学会倾听不同声音。最温馨的是"落叶找朋友"环节。孩子们两两合作,用肢体语言演绎落叶相遇的温暖画面。最后的"落叶重叠画"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用身体拼贴出层层叠叠的秋日图景。活动在舒缓的冥想中结束,孩子们闭眼想象自己是一片飘落的叶子,感受着阳光与微风。

分析思考:

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戏剧体验展现了出色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在"落叶定格"环节, 90% 的幼儿能自主设计3 种以上造型,体现了良好的肢体控制能力;辩论环节中,幼儿不仅能清晰表达观点,还学会了尊重他人想法,社会性发展显著;合作游戏时,幼儿自发进行角色分配,团队协作意识突出。后续我们也将开展延伸活动:如"树叶的四季"科学探究,观察不同季节树叶变化并制作观察记录表;户外"自然剧场",利用真实落叶进行即兴表演;家园共育"落叶收藏家",鼓励亲子共同收集制作落叶标本。下阶段重点培养幼儿的持续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同时加强家园联动深化课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