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融入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陈国辉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开发区澳头第一小学 51608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体育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活动形式、丰富的互动内容以及强调团队合作的精神,为德育教育的融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当前小学体育课程中德育的融入仍存在不足,如德育内容单一、融入方式生硬等。因此,探索如何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有效融入德育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体育活动设计、师德示范以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具体的实践对策,以期为小学体育课程的德育教育融入提供有益参考。

1. 体育育体德并行,活动设计融真情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首先需从活动设计入手。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既符合体育教学目标又蕴含德育元素的体育活动。例如,可以组织“ 团队接力赛” ,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接力任务,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开展“ 小小裁判员” 活动,让学生在担任裁判员的过程中学会公正、公平,培养责任感和正义感;还可以设置“ 困难挑战赛” ,鼓励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勇往直前,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更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了学生的心灵,使德育与体育相得益彰。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德育元素的自然融入,避免生硬说教。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自然感受到德育的力量。如,在“ 团队接力赛” 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体会团队力量的伟大;在“ 小小裁判员” 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公正裁判的原则,让学生明白公正、公平的价值;在“ 困难挑战赛” 中,教师可以通过分享成功人士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故事,激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这样,德育元素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体育活动中,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 师德示范领风尚,言传身教润心田

教师作为小学体育课程的主导者,其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应充分发挥师德示范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体育规则,尊重每一位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公平、公正、尊重等德育理念。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按照比赛规则进行裁判,不偏袒任何一方,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在对待学生时,教师应一视同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此外,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倾听、理解、支持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及时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教师不仅成为了学生体育技能上的指导者,更成为了学生心灵上的引路人。

3. 评价激励重品德,全面发展促成长

评价体系是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在融入德育教育的体育课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将品德评价纳入其中。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感、正义感、意志品质等方面,通过量化指标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可以设立“ 团队合作奖” ,表彰在团队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置“ 公正裁判奖” ,奖励在担任裁判员时做到公正、公平的学生;还可以设立“ 勇敢挑战奖” ,鼓励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和主体性。多元性指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同学、家长等多方面,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品德表现;主体性指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正向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教师应耐心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这样,评价体系就不仅成为了学生品德评价的标尺,更成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具体实施中,学校可以制定详细的品德评价细则,明确各项品德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评分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品德表现信息,作为评价的依据。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品德评价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品德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品德评价就真正地融入到了小学体育课程中,成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体育活动设计的创新、师德示范的引领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我们可以有效地将德育元素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实现体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综合素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融入研究,探索更多有效的实践对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小学体育课程中德育教育的深入发展,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冯峰, 易连云, 伊剑. “ 五育融合” 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的角色价值与实现路径[J]. 教育科学研究, 2024, (10): 61-67.

[2]周建龙.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实现路径与实践研究[J].田径, 2024, (10): 69-71.

[3]魏春民. 指向“ 教学评一体化” 的小学体育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 25 (09): 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