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分析

作者

张刘卓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海口 571158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启发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探讨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尽管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被广泛提及,但其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对于启发式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往往停留在表面形式,未能真正把握其核心精髓,导致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有效运用。其次,因学生的个性差异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程度的差异,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往往“一刀切”,很难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再者,教学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限制了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深入应用,一些偏远或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学校难以提供足够的教学设备和资源来支持启发式教学的开展。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以更好地发挥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2 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路径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握其心理变化

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中,要想有效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必须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更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任务、引入实际案例或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制作逐帧动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逐帧动画作品,如动态表情、小故事片段等,让学生感受到动画的魅力和趣味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任务设计上,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挑战,如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情动画或一段小故事情节的动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在动画中加入自己的元素和想法,使作品更具个性化和创新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逐帧动画的制作技巧,还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2.2 抓住教学契机,启发引导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变化,寻找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一些困难或困惑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指导、演示等方法,帮助他们理清自己的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况、兴趣爱好,创造与学生实际相符合的教学情景,让他们在一种放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知识。

例如,在教授“图像处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图片,如校园风景、同学合影等,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让这些图片变得更加美观和有趣。接着,教师可以演示一些基本的图像处理操作,如裁剪、滤镜、调色等,并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或集体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技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图像处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3 创设启发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启发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在教授“程序设计”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编程任务,如制作一个简单的天气预报程序或设计一个有趣的互动小游戏。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程序设计的乐趣和实用性,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在创设启发情境时,也要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网页制作”这个内容时,可以用几个比较好的网站来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分析他们的设计思想以及他们的技术特征。接下来,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做一个简易的网站,并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一些需要的指导。通过这种方法,让同学既能掌握最基础的网站制作技巧,又能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与问题求解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课外活动,如编程比赛、网页设计大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另外,这种活动还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当中。

2.4 选择启发方式,培养学习自信

在选择启发方式时,要根据学生的认识特征、兴趣等因素,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有良好计算机基础的同学,可以采取“课题式”、“研究性”等方式,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解决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增强自身的能力,增强自身的信心。而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教学方式,如图文并茂地讲解、动手操作演示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逐步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在教授“剧本与分镜头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独立设计一个完整的剧本和分镜头,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剧本模板和分镜头设计示例,引导他们逐步模仿和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自信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握其心理变化,抓住教学契机进行启发引导,创设启发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以及选择恰当的启发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启发式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葛琦 , 庄文芹 . 结合实践的启发式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探讨 [J].计算机时代 ,2023,(02):119-121.

[2] 刘丹 . 计算机教学应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 [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23(03):73-74.

[3] 朱莹莺 . 本科计算机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 [J]. 数码世界 ,2020,(10):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