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
邹刚
420802198602037654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是我国园林建设的重要工程,更是城市环境建设的关键指导。随着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有序进行,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环境,实现了城市发展和园林绿化建设的有机协同。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应深入分析园林绿化施工相关要点,结合施工内容和园林绿化需求制定养护方案,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持久性,充分展现园林绿化工程在生态效益维护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市政园林绿化施工要点
1.1 土壤改良处理
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生长状态与土壤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应对土壤进行检测和评估,主要考察 pH 值、有机质含量、透气性和排水性等指标。其中,pH 值决定土壤酸碱程度,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关键因素,能够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则有助于土壤内部空气流通,及时排出多余水分,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对于不符合植物生长要求的土壤需采取针对性的改良措施。如,酸性过强的土壤可通过施加适量石灰来调节 pH 值;有机质含量不足的土壤可施加有机肥或矿物肥料进行补充;通过深耕细作和土壤疏松等方法,提升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能。在施工管理中,还需高度重视土壤保护,防止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如,采用覆盖物保护措施,缩短土壤裸露时间,抵御风力和水流的侵蚀。
1.2 园林景观设计
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是核心环节,其目标是营造出美观舒适、可供居民休憩的休闲环境。在空间布局设计方面,需结合园林的实用功能和地形特征,巧妙地划分和连接各个空间,精心设计景观亮点和游览路径,让游客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欣赏沿途风景,在观景台远眺,在休息区休憩,获得良好的体验。在景观要素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应充分发挥创意,将地形、水体、植被和建筑等多种元素巧妙融合。如,利用山石为园林增添层次感和多样性,借助水体为园林注入生机,通过植物展现自然生态之美,同时配合建筑提升实用功能价值。最后,在人文元素设计方面,应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人文元素巧妙地融入景观设计中。如,通过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展现地方特色,为园林景观增添历史韵味,起到传承文化和启迪心灵的作用。
1.3 植物选择配置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关键,不仅塑造了园林景观的灵魂,还维护了生态平衡,优化了环境质量。要确保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所选植物需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具备强大的适应力和抗逆性。如,在干旱地区应优先选择耐旱植物,在湿润地区则选择耐湿植物,同时兼顾植物的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空间。同时,应遵循多样性原则,构建层次丰富、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花卉和地被植物,形成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的景观效果,提升园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增强景观的视觉冲击力。另外,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乡土植物具有强大的当地适应性,应优先考虑;同时,为增加生物多样性,可审慎引入外来树种,但需注意评估其对当地生态的潜在影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1.4 质量控制管理
为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对现场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施工组织管理方面,需结合工程规模、环境条件和施工要求,精心策划施工组织方案,明确各阶段的职责分工、进度和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要灵活应对实际变化,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进度与预期同步。同时,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要加大现场监管力度,确保安全规范的有效落实。例如,配置充足的安全防护设施,为施工人员提供高风险作业保护;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另外,在质量监控与验收方面,要严格筛选材料来源,监督每一道施工工序;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工程完工后,进行全面质量检测,严格履行验收程序,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既具有艺术性和美观性,又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2 市政园林绿化养护策略
2.1 生长管理
以地被植物为例,它们在市政道路绿化和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如黑麦草、白三叶和小叶扶芳藤等。在地被植物的养护过程中,需有效实施生长管理,以确保其顺利生长 [1]。根据地被植物的色彩和种类,采用混合种植方案,作为乔木和灌木的衬托。在养护作业中,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位置和习性制订养护管理方案,保证充足的浇水量和施肥量。在绿化带中间种植观赏性较高的植物时,需确保充足的养分供给,防止植物枯萎或矮小,以免影响绿化美感。一般来说,每年需清理杂草9 ~12 次,施用基肥1 次,追肥 1 ~ 2 次。在配置花卉的园林绿化工程中,要根据气候条件和花卉品种,灵活掌握浇水量和浇水次数。通过修剪调节水分和养分供应,使花卉生长健壮,并根据观赏要求将其修剪成特定形态,进一步提升观赏价值。
2.2 遮阳养护
植物具有喜阳或喜阴的特性,喜阳植物通常种植在阳坡,而喜阴植物则种植在阴坡。在夏季高温时节,需特别注意对喜阴树种进行遮阳养护,以防止其生长受阻。常见的遮阳养护措施包括:搭设遮阴网以改善植物生长的小气候,减少水分蒸发,为树木根系恢复争取时间[2]。搭设遮阴网时,应确保其与四周树梢的距离在 50cm 以上,以保证棚内空气流通。对于新栽种的树苗,树干的水分充足与否至关重要。可在树干上缠绕草绳或保鲜膜,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达到遮阳保湿的效果。对于长势较弱的绿植,可喷洒抗蒸腾防护剂,提高植物抵御高温的能力,并增加植物营养,促进枝叶生长。
2.3 浇水排水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但过量的水分也会对植物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在浇水养护方面,春季和夏季是植物生长旺盛期,需增加浇水量和次数;冬季则需减少浇水量,以防发生冻害。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沙土保水性差,需要频繁浇水;而粘性土壤保水性好,浇水间隔可适当延长。此外,最好使用微酸性或中性的水进行灌溉 [3]。
2.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捕杀、化学药剂和人工防治等。以垂柳为例,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瓢虫和卷叶虫等,可使用氧化乐果溶液和甲胺磷交替喷雾进行防治。常见的病害包括溃疡病和腐烂病,应通过增强树势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对于病害较轻的树木,可喷涂托布津溶液;对于病害较重的树木,则需及时清除并焚烧,以控制病菌传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和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有助于改善城市局部环境,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精神发展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合理把控施工要点,加强养护管理,充分展现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同时,应用结合工程管理需求,及时更新管理理念,采取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施工管理,从而达到降本增效和环保的管理目标,为园林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郑序 . 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研究 [C]//2024 智慧施工与规划设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24:1-3.
[2] 黄朝杰 . 浅析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 [J]. 花卉 ,2024(12):16-18.
[3] 高信官 . 探析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 [J]. 居业 ,2023(1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