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慢咽汤合金沸草散加减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

侯秀云 多堂豹 张瑜 陈先珍 高文君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中医医院成都市第二中医医院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500

     

前言

亚急性咳嗽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通常指咳嗽持续时间 3-8 周的咳嗽类型。其病因复杂,常见病因包括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亚急性咳嗽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长期不愈还可引发其他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止咳、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且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医药在咳嗽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慢咽汤合金沸草散加减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其临床疗效值得深入探讨。

1. 亚急性咳嗽的发病机制

1.1 感染因素

感染后咳嗽是亚急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细菌或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呼吸道后,虽病原体被清除,但呼吸道黏膜仍处于炎症状态,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从而引发咳嗽。炎症介质的释放,如组胺、白三烯等,刺激气道神经末梢,使咳嗽感受器敏感性增加。

1.2 气道高反应性

多种因素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如过敏原刺激、理化因素等。气道高反应性使得气道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增强,轻微刺激即可引发咳嗽反射。在亚急性咳嗽中,气道高反应性可持续存在,导致咳嗽迁延不愈。

1.3 神经调节异常

咳嗽反射受神经调节,当呼吸道的神经调节功能出现异常时,也会引发咳嗽。例如,感觉神经末梢的功能异常,会使咳嗽阈值降低,容易产生咳嗽冲动。此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失衡,也可能参与亚急性咳嗽的发病过程。

2. 传统治疗方法及局限性

2.1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亚急性咳嗽主要根据病因进行。对于感染后咳嗽,常使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以抑制咳嗽中枢;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多采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如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以缓解气道痉挛和炎症;对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治疗鼻窦炎等。然而,长期使用止咳药物会掩盖病情,且部分药物可能有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会导致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 [1]。

2.2 中医传统治疗

中医认为咳嗽的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多因六淫邪气侵袭肺系,内伤咳嗽则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2]。传统中医治疗咳嗽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痰湿咳嗽、痰热咳嗽等不同证型,分别采用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如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风寒咳嗽,桑菊饮治疗风热咳嗽等。但传统中医治疗对于亚急性咳嗽这种较为复杂、病程相对较长的咳嗽类型,有时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3. 慢咽汤合金沸草散加减方剂分析

3.1 方剂组成及方解

慢咽汤合金沸草散加减方中,旋覆花降气化痰,麻黄绒、细辛、桂枝、干姜疏风散寒,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与麻黄、细辛等辛散之品配伍,散中有收,防止肺气耗散;桔梗、射干宣肺利咽,祛痰止咳;西青果清热利咽;当归、南沙参滋阴养血,润肺止咳;全蝎通络止咳,可缓解气道痉挛;紫菀、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风散寒、温阳活血、止咳化痰之功效。

3.2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

旋覆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镇咳、祛痰作用;麻黄中的麻黄碱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细辛中的挥发油具有抗炎、镇痛、止咳作用;五味子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气道炎症反应;桔梗中的桔梗皂苷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当归中的阿魏酸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南沙参含有多糖等成分,可调节免疫功能,润肺止咳 [3]。鲍道权 [4] 学者将风燥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金沸草散加减治疗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咳嗽症状的缓解程度和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唐昭仪等[5] 学者对梅核气患者应用慢咽汤进行治疗,发现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4. 临床举隅

患者李某,女,45 岁,因“咳嗽 4 周”就诊。患者 4 周前因感冒后出现咳嗽,自行服用感冒药及止咳糖浆后,感冒症状缓解,但咳嗽仍持续不愈。咳嗽呈阵发性,遇冷空气或刺激性气味加重,伴有少量白痰,咽痒。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西医诊断为感染后咳嗽,中医辨证为风寒咳嗽。给予慢咽汤合金沸草散加减治疗,处方为:旋覆花 10 克,麻黄绒 10 克,细辛9 克,五味子10 克,桔梗20 克,桂枝20 克,西青果20 克,当归15 克,南沙参30 克,全蝎6 克,紫菀10 克,款冬花10 克,射干10 克,干姜15 克,炙甘草 15 克。每日 1 剂,水煎分两次服用。患者服用 5 剂后,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咽痒缓解。继续服用 5 剂后,咳嗽基本消失,偶有少量白痰。随访1 个月,咳嗽未复发。

5. 结论

慢咽汤合金沸草散加减在治疗亚急性咳嗽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对其方剂组成、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研究的分析,可看出该方剂在改善患者咳嗽症状、缓解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目前关于该方剂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研究方法不够规范统一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和最佳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对中药方剂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

参考文献

[1] 陈明 , 谢晓娟 , 张苗 , 等 . 基于六经病欲解时理论运用经方治疗亚急性咳嗽临床研究 [J]. 新中医 , 2023, 55(16):26-30.

[2] 张欣 , 何飞 . 基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感染后咳嗽辨治思路 [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24, 34(1):81-83.

[3] 胡涛 , 周艳颜 , 赵逢新 . 金沸草散加减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风寒犯肺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J]. 中国民间疗法 , 2023, 31(24):89-91.

[4] 鲍道权. 金沸草散加减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风燥咳嗽患者的效果观察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 2024, 37(23):4011-4014.

[5] 唐昭仪 , 王中云 , 王媛 , 等 . 加味慢咽汤治疗梅核气临床观察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5):86-88.

课题名称:慢咽汤合金沸草散加减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研究课题编号:2023MS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