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学作业的设计及评价策略
李洁
临江市桦树中学 134604
引言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该政策旨在减轻学生学业压力、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注重素质教育和实践技能培养。针对目前背景下,初中生物学这门核心学科在作业设计与评估方法上亟待革新与优化。“双减”政策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对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理念及评估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期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建议与借鉴。
一、作业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
设计作业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包括学生学习能力,个人兴趣及学习方式。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具体情况制订分级作业计划。比如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的同学,可构思几个开放性问题,促使其深入思考和学习;对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同学,可给其提供加强基础知识的习题,以帮助其建立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利用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学到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强调实践与探究,促进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导向很高的知识,所以设计作业要注重实践和研究相结合。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科学研究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生物实验,观察自然界现象或者调查生态环境。举例说,同学们获得了在校期间对各种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的机会,细致地记录了植物生长过程中在各种环境情况下的变化情况,据以写出观察报告。这样的作业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自己课堂上学过的东西,又可以加强观察与分析技巧 [1]。
(三)结合生活实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生物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来提高学习吸引力。教师具有启发学生注意身边生物现象,如观察宠物在家中的行为方式,把握食物营养价值,设计作业任务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师具备引导学生开展线上研究、制作多媒体教学材料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全面素质。
二、作业评价的多元化策略
(一)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双减”政策落实的大环境下,考核的重点不应仅仅限于学生最终成绩,应更注重学生学习期间的真实成绩。为实施过程性评价,教师可采取诸如课堂观察,作业反馈,学生自我评价和彼此评价等多样化方式。这种评估方法既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又可以启发学生不断反思优化学习过程。同时,终结性评价不容忽视,教师可通过期末考试和项目报告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价学生学术表现。
(二)形成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开展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密切结合。形成性评价集中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机制上,老师可以针对学生作业的具体表现形式给予即时指导与建议,以便帮助其确定问题所在,并据此加以改进。而对学生作业则可利用评分标准来量化。作为教师不仅要制定适当的评分准则以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而且要时刻关注他们在思考,学习和创新诸多方面的成绩[2]。
(三)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
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对同伴进行评价,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关键。教师具备引导学生做作业后自我评估、深刻反思学习过程与成绩、清楚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等能力。另外,激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有利于增强其交流技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在评价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以保证评价过程公正而有效果。
结论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与评价方法亟待创新性调整。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际操作与探究,并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实践能力。基于此,本研究採用各种评估方法来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有利于从各方面瞭解学生学习状况与能力成长。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初中生物教师设计与评价作业提供宝贵的引导,继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敏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探究 [J]. 新教育,2022(34).
[2] 吴阳阳 . 基于“双减”背景的初中生物作业的设计和布置 [J].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