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体育教学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作者

张静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王截流乡王楼小学

在小学阶段,体育和其他文化类课程之间有着明显不同,相较于语文、数学等科目,体育教学更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虽然体育运动也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技巧和动作,但是它并不需要学生像计算“ ”那样严格,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学校购置了丰富的体育用具以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有效运动量越来越多,并且他们的身体素质也随之越来越好,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身体超重以及忍耐力差等问题依然存在,这需要教师反思并找到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案。

一、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童年阶段,虽然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初中和步入青春期,但游戏依然符合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动作和技能,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

比如,在教学“投掷”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奖励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是利用商场或者集市上常见的套圈、投球等活动设计一个课堂导入游戏。首先,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游戏活动进行优化,本单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同时增强他们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内容设定为“把手中的塑料(纸)球投入到规定的沙坑内”;然后,在带领学生做完拉伸运动后,教师要说明游戏的规则并展示一些棒棒糖、精美笔芯等小奖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教师让学生站到规定的位置并让他们按照要求进行游戏,为后续学习和练习投掷运动做好铺垫。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游戏的吸引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更高,并且他们对于运动技能的掌握效果也更好。

二、有效组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结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版)》的具体要求来看,体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发展,还要重视学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发展。因此,除了基础教学活动以外,教师还要有效组织体育竞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取得团队胜利,以此来加深他们对于彼此的了解以及制定战术的思维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在学校运动会前后,利用学生对运动会热烈的盼望之情设计和小篮球、小足球相关的竞赛活动,将学生按照全随机的方式分成 6 人小组,并以常见的对抗模式组织他们参与。为了保证比赛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 在开展竞技比赛活动前的几个课时内,教师不仅要做好传球、接球、运球、投球等基本动作教学,还要适当介绍一些团队相互协作之间的技巧并鼓励他们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练习。 ② 由于比赛活动的运动强度相对比较大,所以无论是在练习还是正式比赛开始前,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进行热身,避免他们因为受伤而无法参与后面的学习和练习。 ③ 教师要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而不是用条条框框束缚学生,让学生必须按照特定的要求去练习和操作。当然,基本的活动规则还是需要强调,这是保证比赛公平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

三、注重教学评价,培养学生运动信心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适用于语文、数学等文化类学科,也同样适用于体育这样的实践类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信心,教师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式、内容,委婉指出学生运动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运动动作不标准或者每周、每个月的运动量不达标等等,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团队项目当中,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写小纸条的方式对性格内向的学生作出如下评价:“*** 同学,你投篮的姿势很标准,命中率也很高,可以说是我们班的‘神射手’,希望你继续加油,向着‘百发百中’前进。当然,如果你能帮助其他同学练习投篮,或者和其他小组成员一起赢得比赛就更好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加油!”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发展,更要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以及社会提供的各种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积极尝试游戏互动、团队竞争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志强 . 小学体育教学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C]// 科教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 . 2024:1-4.

[2] 王志红 . 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 [J]. 科学咨询 ,2020(33):210.

[3] 柏大梅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J]. 中外交流 ,2021,28(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