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构建以跨文化交技能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
苗蓉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跨文化交际技能已成为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直接影响学生未来在国际工作中的竞争力和发展机会。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多是教材内容,没有深入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规则和价值观念的不同,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参与跨文化实践的机会少,导致学生虽然有一定语言基础,但在实际跨文化情境中难以有效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建立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是弥补教学不足、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必然做法。
一、当前高职英语教育转型需求
在当前职业教育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高职英语教育转型需求极为迫切。产教融合不断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传统高职英语教育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
产业升级让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变化,不再只要单纯的语言技能,而是急需有英语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1]。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育不再只教基础知识,要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场景中用英语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数智时代来了,给教学模式改革带来新机会,也带来新挑战。高职英语教学要积极使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用智能学习系统、虚拟仿真场景等方法,从经验教学变成数据驱动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除此之外,为适应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高职英语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能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顺利交流,帮助我国在国际上发展。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构建以跨文化交技能能力导向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一)设计文化对比专项实训任务模块
在高职英语教学里,为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寻找有效方法。设计文化对比专项实训任务模块是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要找出不同文化在语言使用、社交礼仪、节日习俗等方面的不同,把这些不同变成能操作的实训任务,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多元文化,增强在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和适应性[2]。
以高职一年级英语教学为例,教日常问候语知识点时,教师可设计“中英问候语对比与情景模拟”专项实训任务。教师先收集大量中英问候语材料,包含不同场合、不同关系下的问候方式。如中文里熟人见面常说“吃了吗”“去哪儿啊”,英文中常用“How are you”“What'sup”等。接着,教师设置多种真实情景,如校园偶遇、商场购物、家庭聚会等,让学生分组模拟。模拟时,学生要运用所学的中英问候语,注意不同文化下问候的语气、肢体语言等细节。例如,英文问候常伴有微笑、点头或握手等动作,语气轻松自然;中文问候根据关系亲疏和场合不同,语气和动作也有不同。教师在旁观察学生表现,及时指导纠正。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分析问候语使用和文化细节处理上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这样的专项实训任务,学生能更直观感受中英文化在问候方面的不同,提高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恰当问候语的能力,为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
(二)组织中外学生线上文化交流项目
组织中外学生线上文化交流项目是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发挥自身资源整合能力,搭建中外学生交流的平台,策划交流主题和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参与交流互动,在真实语言环境中锻炼跨文化交际技能,拓宽国际视野。
对于高职二年级学生,教师可组织“中外节日文化线上分享会”交流项目。教师先通过学校国际交流部门或在线社交平台,联系国外合作院校的英语教师,邀请其组织学生参与项目。确定参与学生后,教师与外方教师共同讨论分享会的主题和流程。例如,选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作为分享主题,让学生分别介绍这两个节日的起源、传统习俗、象征意义等。在准备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成有条理的演讲稿,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和流畅。同时,提醒学生留意文化差异,防止在介绍过程中出现文化方面的误解,分享会举办当天,采取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来开展,每位学生拥有 5 至 8 分钟的演讲时间,在演讲结束之后设置问答环节,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可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以及交流。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身观点,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学会倾听并且理解对方的意见。比如当外国学生介绍圣诞节的时候,中国学生可以询问圣诞老人传说在不同地区的演变情况,以及圣诞节在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商业影响等问题。当中国学生介绍春节的时候,外国学生可能会对贴春联、放鞭炮等习俗的寓意感到好奇。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解释,借助这样的线上文化交流项目,学生可在真实的语言环境里运用英语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包容。
(三)实施模拟国际会议角色扮演活动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建立实践平台。模拟国际会议角色扮演能给学生创造真实的跨文化交流环境,让学生主动用英语交流,在模拟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设计好活动流程,明确角色任务,让学生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 [3]。
以“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为主题开展模拟国际会议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性格,把学生分成不同国家代表团,如美国、中国、巴西、印度等,给每个代表团分配具体研究方向和发言任务,比如美国代表团关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中国代表团关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包括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策立场、研究成果和文化习俗等,让学生仔细研究资料,结合自身角色做准备。在准备资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对观点表达和沟通方式的影响,例如,美国文化直接,交流习惯直奔主题;中国文化含蓄,注重先营造和谐氛围再阐述观点。活动进行时,教师作为会议主持人控制整体节奏,保证每个代表团都有足够时间发言和交流。在交流环节,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回应,引导他们用合适的跨文化交际策略解决沟通问题。比如,当出现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时,教师及时介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用尊重和理解的态度重新组织语言交流。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语言表达、文化理解、沟通技巧等方面全面反思,总结经验,以便在今后的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运用所学技能。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职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快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技能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设计文化对比实训,组织中外大学生线上交流和进行模拟国际会议角色扮演的多元路径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有助于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在后续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展开持续探索,积极汲取先进教学经验,并将其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入,助力新时代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魏春忠 . 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研究 [J]. 小说月刊 ,2025,(07):101-102.
[2] 袁莉 .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英语跨文化模因式教学探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37(02):175-177.
[3] 王硕 . 英语通用语背景下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改革[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30(02):106-109.
[4] 闫素 . 探析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 [J].海外英语 ,2021,(06):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