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万盛经开区2023年南桐镇等3镇高标准农田改造环境影响管理技术分析报告

作者

赵延进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农田建设与耕地质量服务中心 身份证:513524198305251394

一、引言

(一)项目背景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万盛经开区作为重庆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农业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升万盛经开区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23 年万盛经开区启动了南桐镇、石林镇、青年镇等3 镇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本项目旨在通过改大、改水、改路、改土等措施,将零散分布的“巴掌田”变成集中平整的“整片田”,实现能排能灌、宜机宜耕、高产稳产的目标,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二)项目概况

万盛经开区2023 年南桐镇等 3 镇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涉及南桐镇、石林镇、青年镇三个镇的10个行政村。项目规划总面积 8000 亩,具体改造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土壤改良等。项目于2023 年正式启动,计划在 6 个月内完成改造任务,并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 3080 万,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财政拨款及上级补助资金。

二、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

大气环境影响

扬尘污染:施工期间,土地表土剥离、土方开挖、地块平整、表土回填、建筑材料运输等作业将产生较大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干燥、风大的天气条件下,扬尘污染更为严重。

废气排放: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水环境影响

施工废水:施工过程中,石料等建材的冲洗废水、混凝土搅拌废水等将产生,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也将对周边水体造成一定影响。

噪声污染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作业过程中将产生噪声,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夜间施工时,噪声污染更为突出。

固体废弃物污染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若不经过处理直接堆放,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间,土地平整、土方开挖等作业将破坏原有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改变或者损坏原有水系、渠道,将对周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施工活动还可能对周边野生动物栖息地造成破坏。

土壤环境影响

地块合并归拢过程中,若未开展表土耕作层剥离、土方回填未碾压夯实、表土耕作层未有效回覆,机械开挖过度、地块中石块未能有效清理,培肥改良不到位,可能导致土壤土壤肥力下降、耕质量下降、土层厚度不够。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

水环境影响

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后期运营管护主体责任不落实,渠系、管网管护利用不当,可能造成过度灌溉、水资源浪费和缺水,对水土保持、作物生长、周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土壤环境影响

土壤改良过程中,若使用培肥改良肥料、调理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土壤污染、酸化板结和土壤质量下降。同时,运营利用中设施设备管护不当,特别是沟渠管护利用不合理,容易造成淤塞,引起雨水乱流造成水土流失和田坎垮塌。

生物多样性影响

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农田生态系统将发生一定变化。若改造过程中未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能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下降。同时,长期单一作物种植还可能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结构破坏,甚至产生特定性植物病害。

三、环境影响管理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管理措施

大气环境管理措施

扬尘控制:对改土集中区域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定期洒水降尘;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进行覆盖或密闭存放;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减少扬尘污染;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禁止大开大挖,表土剥离规范堆放,开挖回填碾压有序落实,防止大开大挖野蛮施工造成尘土飞扬。

废气治理:选用低排放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机械和车辆的维护保养,减少尾气排放;对施工机械和车辆尾气进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水环境管理措施

施工废水处理:设置沉淀池、化粪池等设施对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或回用。

水资源节约:采用节水型施工机械和设备;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减少水资源浪费;项目区修建蓄水池、维修山坪塘、安装灌溉管网等蓄水节水减少水资源浪费,节约水资源。

噪声污染管理措施

噪声控制: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对施工机械和车辆进行噪声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

垃圾分类与处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部分进行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统一堆放至各村社垃圾收储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生态环境管理措施

生态保护:规划设计时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施工期间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和防护工作;合理设置节水沟、灌溉沟,理顺水系,防止雨水乱流冲毁农田庄稼,造成水土流失。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管理措施

水环境管理措施

灌溉管理: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沟渠管网等工程设施管护责任人,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土壤墒情进行灌溉和水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运营期间推广使用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资源浪费;加强灌溉用水监测,确保灌溉水质达标。

土壤环境管理措施

土壤改良与保护:采用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提高土壤肥力和质量;推广轮作、间作等多样化种植模式,减少土壤养分失衡和土壤结构破坏;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防治工作,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生物多样性管理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高标准农田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考虑林木以及一些动物等对种植庄稼影响和改造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在靠近林边,保留或设置一定过度区域不开展改造,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未农作物光合作用留足空间,有效保护、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四、合同结构与内容分析

1 合同协议书分析

合同协议书部分明确了工程的基本情况、合同工期、质量标准、签约合同价及合同价格形式等关键条款。

工程概况:详细描述了工程名称、地点、立项批准文号、资金来源及工程内容,确保双方对项目有共同的理解。

合同工期:计划开工日期为2022 年 10 月 17 日,计划竣工日期为 2023 年 1 月14 日,总日历天数为90 天。工期安排合理,考虑了季节性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质量标准:工程质量需达到合格标准,并符合《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DB50/T761-2017)等要求,体现了对工程质量的严格要求。

签约合同价:签约合同价为人民币壹佰壹拾玖万壹仟玖佰壹拾元壹角肆分(¥1191910.14 元),采用固定单价合同形式,有利于控制工程成本。

2 通用合同条款分析

通用合同条款采用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2017 版的相关规定,涵盖了词语定义、合同文件构成、双方权利义务、工期与进度、质量与安全、材料与设备、变更与索赔、竣工结算与缺陷责任期等多个方面。

词语定义:明确了合同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和缩写,避免歧义。

合同文件构成:规定了合同文件的组成和优先顺序,确保合同解释的

双方权利义务:详细规定了发包人和承包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程款支付、施工组织、质量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工期与进度:明确了开工、竣工日期及工期延误的处理方式,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质量与安全:规定了工程质量标准、验收程序及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材料与设备:明确了材料设备的供应、验收和保管责任,确保材料设备的

变更与索赔:规定了工程变更和索赔的处理程序,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竣工结算与缺陷责任期:明确了竣工结算的程序和缺陷责任期的要求,确保工程顺利交付和后期维护。

.3 专用合同条款分析

专用合同条款针对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对通用合同条款进行了补充和细化。

监理人:明确了监理人的职责和权限,包括监理内容、监理权限及监理人员的配备

项目经理与承包人人员:规定了项目经理和承包人其他关键人员的资格要求、到岗时间和违约责任,确保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和稳定性。

工期延误:详细规定了因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违约金计算方法和处理方式,强化了对工期的控制。

变更估价:明确了变更估价的原则和方法,确保工程变更时的价格调整合理公正。

工程进度款支付:规定了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和比例,保障了承包人的资金流转。

质量保证金与保修:明确了质量保证金的扣留方式和保修责任,保障了工程质量的长期稳定性。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万盛经开区 2023 年南桐镇等 3 镇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环境影响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影响管理措施,有效控制了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问题。同时,通过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了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为后续环境影响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展望

未来,万盛经开区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力度;推广先进的环境影响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公众对环境影响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同时,积极探索将环境影响管理工作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推动万盛经开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