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西医结合治疗Wegener肉芽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

黄蓉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中医医院415500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选取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Wegener肉芽肿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纯西医组,各15例,其中中西医结合组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46.7±9.2岁,平均病程为11.8±3.6个月;单纯西医组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45.3±8.5岁,平均病程为12.2±4.1个月,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及病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为:①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②经鼻窦影像、呼吸道症状、肾功能损害及c-ANCA检测综合判断,符合GPA诊断标准者;③近一个月内未接受系统性免疫抑制治疗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研究安排。排除标准:①合并活动性结核或其他严重感染者;②存在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者(ALT>3×正常上限或eGFR<30 mL/min/1.73m²);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精神或认知障碍影响依从性者;⑤在研究期间更换主要治疗方案或退出随访者。

纳入标准为: ① 年龄18\~65 岁,性别不限; ② 经鼻窦影像、呼吸道症状、肾功能损害及 c-ANCA检测综合判断,符合GPA 诊断标准者; ③ 近一个月内未接受系统性免疫抑制治疗者; ④ 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研究安排。排除标准: ① 合并活动性结核或其他严重感染者; ② 存在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者( ALT>3× 正常上限或 eGFR<30mL/min/1.73m2 ); ③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④ 精神或认知障碍影响依从性者; ⑤ 在研究期间更换主要治疗方案或退出随访者。

1.2 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西医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两组均采用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作为初始干预,剂量设定为每日 500mg ,连续应用 3 天后逐步减量,同时口服泼尼松维持治疗,日剂量为 30mg 。免疫抑制剂部分选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静脉给药,给药频率为每两周一次,剂量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计算( 0.6~0.8g/m2 ),并视个体耐受情况适当调整疗程与剂量。

中西医结合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之外,联合口服辨证施治的中药汤剂,依据中医对本病“肺肾两虚、热毒瘀结”的病机认识,选用黄芪、生地、丹参、白术、黄芩、甘草等药物组成复方。各药物剂量分别为黄芪 30g 、生地 15g 、丹参 20g 、白术 12g 、黄芩 10g 、甘草 ,药物每日 1 剂,水煎后分早晚两次温服,持续用药 24 周。治疗期间,医师对患者进行系统指导,强调按时服药、饮食清淡、作息规律,避免劳累和诱发因素,同时每4 周随访一次,密切观察临床反应和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

1.3 观察指标与评估方法

研究过程中,分别在治疗前、第12 周和第24 周对患者进行系统评估,主要观察病情活动程度、炎症指标变化以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病情活动度采用 BVAS 评分量表,涵盖呼吸道、泌尿系统及皮肤等多个器官受累情况,评分越高表示疾病活动越重;炎症水平通过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与C-反应蛋白(CRP)反映,重点比较治疗前与第24 周的指标变化;治疗期间,研究者持续记录白细胞减少、感染、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并对严重事件进行个案追踪与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 ± 标准差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组内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 η(ηn) )与百分比 (%) )表示,组间差异采用 χ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评价

2.1BVAS 评分变化情况

在第12 周和第24 周评估时,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BVAS 评分呈持续下降趋势,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在第24 周时,两组评分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 P<0.01) 。详见表 1 。

表1 两组BVAS 评分变化情况

2.2 炎症指标(ESR、CRP)变化情况

经24 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中西医结合组下降幅度更大,且终末点CRP 和ESR 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详见表 2。

表2 炎症指标(ESR、CRP)变化情况

2.3 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28 )。详见表 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讨论

Wegener 肉芽肿,医学上亦称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GPA),是一种累及中小血管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坏死性肉芽肿与血管壁炎症的并存。这一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常以鼻咽部不适、咳嗽或疲倦等非特异性症状起病,极易被误诊或漏诊。随着病情进展,病变可波及上呼吸道、肺、肾脏、眼部及中枢神经系统,若未能及时干预,常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联合方案,在缓解期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长期使用上述药物往往伴随感染风险增加、骨髓抑制、血糖和脂代谢紊乱等问题,不仅影响疗效持续性,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构成问题。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周期内,中西医结合组的BVAS 评分、CRP 与 ESR 水平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且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提示该治疗策略在控制疾病活动度的同时兼顾了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

从发病机制分析,Wegener 肉芽肿的本质是ANCA 介导的小血管炎症,涉及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以及坏死性肉芽肿形成,炎症过程中,中性粒细胞活化与T 细胞失调相互作用,驱动多器官炎性损伤。传统西医通过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毒药物抑制免疫反应,虽能迅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容易诱发感染、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对患者体质消耗亦较明显。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虚实夹杂”之证,肺肾亏虚为本,热毒瘀结为标,治疗应兼顾培本与祛邪。本研究中所选中药配伍以黄芪、生地、白术、甘草为基础,以健脾益气、养阴和中为主,辅以丹参、川芎、黄芩等药,起到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助于调整免疫状态与改善微循环环境,此复方既针对炎症本质,又顾及患者机体正气,临床表现为症状缓解快、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

BVAS 评分作为系统性血管炎病情评估的国际标准,动态变化直接反映治疗干预的效果。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组在第12 周即呈现显著下降,第24 周进一步减轻病情活动度,提示联合干预可提前进入病情稳定期,为后续缓解维持打下基础。ESR 与 CRP 作为常规炎症监测指标,也在联合组中表现出更大幅度的下降,说明中医治疗不仅在症状控制上发挥作用,也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影响疾病炎症通路。

安全性方面,本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组在胃肠道不适、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等方面的发生率低于单纯西医组,显示出中药可能对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缓冲作用。相关研究指出,益气养阴类药物可对骨髓造血功能起到调节作用,减少免疫抑制剂所致的骨髓抑制,间接降低感染风险。

以上研究结果综合表明,在常规免疫抑制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施治,可显著提高 Wegener 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缓解率,有效降低 BVAS 评分与炎症指标水平,并在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说明中西医结合方案在改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及提高治疗安全性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雪,王敏,王蕾,等.李国勤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1 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01):113-115.

[2]谢骏,张倩,屈岭,等.糖尿病合并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中西结合治疗1 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43(12):1516-1518.

[3]袁帅,唐润薇,李甜,等.张卫红主任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合并急性蜂窝织炎 1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04):151-154.

[4]范文娟,莫冬冬,谢婷,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急性加重期患者 1 例[J].中医药导报,2019,25(12):138-140.

[5]刘嘉琪,仲梅,陈宪海.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1 例[J].四川中医,2019,37(07):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