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节能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王佳林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 广州市,邮编:510080
摘要:民用建筑与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将节能设计融入民用建筑的设计中,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能源,从而缓解当前的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稳定发展。同时,设计人员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基于现有的设计理念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并融入节能技术。
关键词:节能设计;民用建筑设计;有效应用
引言:民用建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合理地应用节能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各种能源,有效缓解当前资源短缺的问题,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稳定,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增强民用建筑的舒适度,还能确保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一、节能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影响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的各种因素
节能设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民用建筑的成本是决定节能设计能否有效实施的核心要素。由于我国在节能设计方面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这不仅限制了节能设计在建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还因为缺乏专业的节能设计人才,导致在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对其整体生命周期进行深入和细致的考量。在民用建筑领域中,节能设计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民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资金短缺是一个常见问题。将节能设计融入民用建筑设计中会导致成本上升,因此,民用建筑的设计成本也可能成为节能设计使用的直接障碍。
1.2新能源与创新技术的运用相对较少
我国能源主要依赖煤炭,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备受关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使用率低。建筑施工高能耗不仅增加成本,还可能加剧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不符。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不足,自主研发速度慢,影响了绿色建筑实施。国内缺乏统一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影响建设和运营阶段的绿色建筑设计,阻碍了建筑产业化进程。因此,增加科技投资,加速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对推动建筑产业化至关重要。
二、节能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1强调在通风系统中应用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在设计民用建筑时,提升自然通风至关重要,因为它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调节温度,减少外部极端温度的影响。自然通风主要由风压和热压驱动。若通风不足,室内空气质量会下降。在风力条件好的地区,应利用风压增强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环境。在风速高或风向多变的区域,应采用负压通风。风压通风依赖建筑正背风面的压力差,而这种压力差受建筑形状和风向影响。风直接吹向建筑正面时,中心压力最大,屋角压力最小,这有助于提高建筑间的通风效率。
2.2高度重视建筑的选址以及整体布局的规划
将建筑理念融入建筑规划的节能设计中,可以达到节能减排和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具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应当结合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建筑设计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建筑节能效果。在进行实际的规划和设计时,需要考虑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全面评估建筑的位置和布局,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观念差异,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建筑布局设计。我国大部分地域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必须以满足当地气候为基础,从而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3强调在通风系统中应用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在民用建筑的设计阶段,增强自然通风是非常必要的。自然通风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空气温度,降低室外高温以及低温对室内环境产生影响。风压和热压是自然通风的核心驱动力。如果没有充足的风量和足够的气压,那么就会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对于那些拥有优良风力环境的区域,可以利用风压来加速民用建筑的空气流通,从而进一步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当遇到风速较大或者风向变化较多的地方,就应该采取负压式通风方式。风压通风的原理是利用民用建筑的正风面和背风面之间的压力来促进空气流通,而这种压力的大小主要是通过民用建筑的外形和风的角度来体现的。当风直接吹向民用建筑的正面时,中心位置的压力达到最大值,而屋角的压力则相对较小,这一原理有助于增强民用建筑间的通风效果。
2.4高度重视建筑之外的公共区域设计
建筑之外的公共区域建设过程中,墙体的种类繁多,主要涵盖了分隔墙、承重墙以及复合墙体。这些墙体都会产生热能,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为了实现资源的节约和能源的减少,应该根据墙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保温和散热结构。同时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建筑节能工作顺利开展。在墙体的设计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采用节能和环保的材料。为了提高建筑节能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应该合理运用新型节能环保建材。通过隔热设备的配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太阳光的辐射强度,进而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三、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应用要点
3.1加强了建筑的整体安全措施
节能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减少建筑主体在建设和使用阶段的能源消耗,但这种设计的优化必须以确保建筑的整体安全性为首要考虑。因此,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影响程度,并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应对。在节能建筑的设计方案中,涉及新型材料的使用、创新设计技术的应用以及建筑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如果在考虑各种因素时不够充分,可能会对建筑的整体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3.1.1在考虑新型材料的安全性时,需要在全面评估其性能的基础上,同时也要考虑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实际使用情况,以避免仅仅追求节能效果而选择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3.1.2针对节能设计应用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和内部操作冲突进行科学分析,以防止某一方面的节能技术应用对建筑主体的其他安全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3.2将经济收益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
节能建筑设计更注重对社会的贡献,能够降低建筑主体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使用,并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因此,从当前社会需求来看,对建筑节能建筑设计的研究更加迫切。然而,对于建筑单位来说,他们更多地关注于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如果因为过度采用节能技术导致整体施工成本急剧上升,那么节能建筑设计工作的意义也将随之消失。因此,为确保建筑节能设计阶段的经济性,需加大节能设计研究力度,提高节能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降低能耗水平,从而提升建筑整体性能,满足社会经济需求。需要针对不同类型项目展开相应研究,以确保节能设计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对于那些从事规划和设计的专业人士,他们需要全面权衡技术推广应用所需的总成本,并在成本控制、施工方法以及节能效果三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通过研究发现,要想有效提升节能建筑方案设计水平,应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并加强方案评价与优化。应避免因过度追求节能技术的应用而导致的高投资成本和长施工周期等问题。
结束语:随着低碳环保观念的持续深化,多个行业开始更加重视这一理念。低碳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采纳低碳的设计理念,不仅有助于减少施工的总成本,还能为人们创造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居住环境。低碳建筑的设计哲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燕. 节能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J]. 建筑与装饰,2022(14):64-66.
[2] 王晓菲. 试论节能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探析[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12):41-42.
[3] 孙博勇. 浅谈节能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J]. 中国房地产业,2020(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