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地拖拉机前驱动桥壳组件轻量化设计与试验研究
李超 廉志勇
山东卫禾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273300
丘陵山地拖拉机主要用于坡地、丘陵等复杂地形的农业作业,其前驱动桥壳作为关键承载部件,需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适应恶劣的作业环境。然而,传统前驱动桥壳普遍存在质量较大、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影响整机燃油经济性及操控性能。近年来,轻量化设计已成为工程机械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结构优化、材料选择及制造工艺改进,可有效提升零部件的性能。本文对丘陵山地拖拉机前驱动桥壳组件进行轻量化设计,并通过试验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以期为农业装备轻量化提供参考。
一、丘陵山地拖拉机前驱动桥壳的受力分析与轻量化需求
1.前驱动桥壳的结构特点及工作环境
丘陵山地拖拉机前驱动桥壳通常采用坚固的整体式或拼接式结构,以承受复杂且多变的外力。其结构设计需兼顾与轮胎、轮毂、悬架及传动系统的紧密连接与协同运作。在丘陵山地这种特殊工作环境中,路面崎岖不平,拖拉机频繁面临爬坡、下坡、急转弯等工况。爬坡时,桥壳要承受来自发动机扭矩产生的强大轴向力,驱动车辆向上攀爬;下坡时,需抵抗车辆自重带来的巨大冲击力,防止桥壳过度变形;转弯时,侧向力作用于桥壳,对其抗扭性能提出严苛考验。此外,不规则路面的颠簸还会引发高频振动,持续冲击桥壳,使其长期处于恶劣的受力状态。
2.现有桥壳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有前驱动桥壳设计在应对丘陵山地工况时暴露出诸多不足。一方面,为确保强度,部分桥壳选用较厚的材料,导致整体重量大幅增加。过重的桥壳不仅使拖拉机能耗上升,增加运营成本,还加大了对地面的压强,易在松软土地或陡坡上出现打滑、下陷等情况,严重影响通过性。另一方面,传统设计对桥壳各部位的受力分析不够精准,存在材料分布不合理现象。一些非关键受力区域材料冗余,浪费资源;而真正的应力集中区域,强度却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疲劳裂纹,甚至发生断裂,危及拖拉机作业安全与稳定性。
3.轻量化设计的目标与技术路线
轻量化设计旨在不降低桥壳强度与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轻其重量。目标是显著提升拖拉机在丘陵山地的机动性,降低能耗,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增强车辆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技术路线上,首先借助先进的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桥壳在各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精准确定应力分布。随后,运用拓扑优化技术,根据模拟结果优化材料分布,去除冗余部分。同时,结合轻量化材料的选用,如高强度铝合金等,以及先进制造工艺的改进,如精密铸造、锻造技术优化,实现桥壳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以满足丘陵山地拖拉机的实际作业需求。
二、前驱动桥壳的轻量化优化设计
1.拓扑优化与结构改进方法
拓扑优化是实现前驱动桥壳轻量化的核心技术手段。通过设定桥壳的载荷工况、约束条件及优化目标,如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最小化结构重量,利用专业拓扑优化算法在既定设计空间内探寻材料的最优分布形态。在有限元模型中,算法会逐步去除对整体刚度贡献微小的材料区域,重点保留关键受力部位的材料。基于拓扑优化成果,对桥壳结构进行针对性改进,合理规划加强筋的位置与形状,增强关键部位的承载能力,在确保强度的基础上减少材料用量。将传统的均匀壁厚设计优化为变壁厚设计,在高应力区域适当增加壁厚,低应力区域减薄壁厚,实现结构的优化与轻量化,提升桥壳综合性能。
2.轻量化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选择合适的轻量化材料是达成桥壳轻量化的关键环节。相较于传统钢材,铝合金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的显著优势。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制造桥壳,能够在大幅减轻重量的同时,维持良好的力学性能,有效降低桥壳自身重量带来的能耗与惯性力影响。此外,镁合金材料因更低的密度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不过在实际应用中需妥善解决其耐腐蚀性差等问题。在选用轻量化材料时,需综合考量材料成本、加工性能以及与现有制造工艺的适配性。通过优化材料成分与热处理工艺,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强度与韧性,确保轻量化桥壳在复杂丘陵山地工况下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3.先进制造工艺对轻量化的影响
先进制造工艺为前驱动桥壳轻量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精密铸造工艺能够制造出形状复杂的桥壳,减少机械加工余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例如,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可实现桥壳的整体成型,避免焊接造成的应力集中与重量增加。锻造工艺通过对材料的塑性变形,优化材料内部组织结构,提升材料性能,使桥壳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可适当减薄壁厚,达到轻量化目的。同时,增材制造技术(3D 打印)能依据拓扑优化结果,精准制造出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桥壳,进一步挖掘轻量化潜力,为前驱动桥壳的设计与制造带来创新性变革,推动轻量化进程。
三、轻量化前驱动桥壳的试验研究
1.试验方案设计与测试指标
为全面验证轻量化前驱动桥壳的性能,需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案。模拟典型的丘陵山地工况,包括不同坡度的爬坡、颠簸路面行驶、急转弯等场景。测试指标涵盖桥壳的应力应变、位移、振动特性等关键参数。在桥壳关键部位粘贴高精度应变片,实时测量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运用位移传感器精确监测桥壳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位移;借助专业振动测试设备采集桥壳的振动数据。同时,记录拖拉机在试验过程中的动力性能、燃油消耗等参数,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估轻量化桥壳对拖拉机整体性能的影响,为后续分析提供详实数据基础。
2.轻量化桥壳的强度与耐久性试验
强度试验在专业试验台上进行,对桥壳施加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极限载荷,检验桥壳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强度设计要求,密切观察桥壳是否出现屈服、断裂等失效现象。耐久性试验则模拟拖拉机在丘陵山地长期高强度作业的情况,对桥壳进行大量循环加载,持续监测桥壳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裂纹萌生与扩展趋势。通过加速试验,依据相关标准与经验模型,预估桥壳在实际使用中的寿命,确保轻量化桥壳在复杂恶劣工况下具备足够的强度与耐久性,保障拖拉机安全、稳定运行。
四、结语
本文针对丘陵山地拖拉机前驱动桥壳组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优化和新材料应用的轻量化设计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表明,优化后的前驱动桥壳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同时,实现了质量的有效降低,有助于提升拖拉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机动性能。未来研究可进一步结合3D 打印、复合材料等先进制造技术,以进一步提升轻量化效果,为农业机械的智能化与高效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明,王磊.拖拉机前驱动桥壳的结构优化与轻量化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23,54(3):45-52.
[2]张伟,陈刚.基于拓扑优化的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轻量化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22,60(5):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