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政育人目标的初中英语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赵莉莉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江苏常州 21300
引言
思政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关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初中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拥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思政育人目标的重视不足,未能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育人融入初中英语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还能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一、初中英语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概述
初中英语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是以英语教材中的单元主题为核心,系统规划教学活动、整合教学资源,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从教学目标设定来看,它强调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与情感态度等多维目标的融合。例如在以“旅游”为主题的单元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描述旅游景点、行程安排的词汇和句型,具备听、说、读、写相关文本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旅游文化,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激发探索世界的兴趣。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围绕单元主题将词汇、语法、课文、听力、口语、写作等板块有机串联。教学方法选择多元且适配主题,情景教学法可创设逼真场景,如“餐厅点餐”主题模拟餐厅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练习英语交流;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互动,在“校园活动策划”主题下分组策划活动,提升协作与沟通能力。教学过程通常包含导入、知识讲解、技能训练、巩固拓展、总结评价等环节。导入用有趣情境或问题引出主题,激发兴趣;知识讲解夯实语言基础;技能训练提升听、说、读、写专项技能;巩固拓展加深主题理解与应用;总结评价反馈学习成效。初中英语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注重整体性、关联性与递进性,促使学生在主题探究中深度掌握英语知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实现全面发展。
二、思政育人概述
思政育人,即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过程,旨在全方位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助力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
从教育目标层面看,思政育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对国家和民族满怀热爱与忠诚,在面对大是大非时坚定立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投身公益与志愿服务;塑造良好道德品质,涵盖诚信、友善、勤劳、勇敢等诸多美德,规范个人言行举止。在教育内容范畴,它广泛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助力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用以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实施途径丰富多样,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各学科依据自身特点渗透思政元素,如语文课文挖掘人文精神,历史课厚植家国情怀;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熏陶作用,主题升旗仪式、红色文化节等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社会实践拓展视野,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与社会调研,让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思政育人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为学生成长筑牢思想根基,为社会持续进步输送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三、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一)思政教育重视不足
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上,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思政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少主动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导致思政教育在英语课堂中被边缘化,学生难以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思想道德的熏陶。
(二)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不深入
尽管初中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但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未能深入分析和挖掘这些素材,仅停留在表面的知识讲解,没有将语言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例如,在学习关于环境保护的单元时,教师可能只注重词汇、语法和阅读技巧的教学,而忽视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三)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难以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无法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感受思政内容,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
四、思政育人融入初中英语单元主题教学的原则
(一)有机融合原则
思政育人应与英语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有机融合,避免生硬灌输。要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各单元主题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语言知识的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及课堂活动的设计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
(二)目标导向原则
明确思政育人目标,并将其与英语教学目标相结合。根据不同单元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思政育人目标,确保思政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和重点,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协同发展。
(三)学生主体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感悟思政内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四)时代性原则
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选取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政素材和案例,使思政教育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五、思政育人融入初中英语单元主题教学的意义
(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育人融入英语单元主题教学,能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单元时,学生不仅能提升英语表达能力,还能从课文内容和课堂讨论中感悟到奉献精神的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实现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的同步发展。
(二)丰富英语教学内涵
传统英语教学多聚焦语言知识和技能,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后,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立体。教师在讲解英语词汇、语法和文章时,可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道德观念等思政元素。学习有关不同国家节日的单元,在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尊重文化差异,培养包容多元文化的胸怀,让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更上升到思想和文化的高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育人目标融入初中英语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设计具有思政内涵的教学活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注重教学评价中的思政维度等措施,可以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政育人的实效性,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华.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2,9(56):15-18.
[2]王强.基于思政育人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学外语教学参考,2023(12):56-59.
作者简介:赵莉莉(1990 年 9 月)女,汉,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生,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课题:本文系江苏省常州市市级课题“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 2023czb-wj05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