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t♭ 时代新媒体编辑的角色定位和转型策略
熊瑛
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前言: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新媒体,在为媒体行业提供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影响,使得整个媒体生态被重塑。作为行业中的核心主体,编辑所扮演的角色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不再单单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分享者与建构者。所以,处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媒体编辑需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能够主动进行职业转型,侧重于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以更好地应对时代挑战,稳定承担信息传播的职业重任。
一、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编辑的角色定位
(一)稿件的组织者
在互联网 + 时代,媒体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而在这一环境中,新媒体编辑所起到的影响逐渐凸显。作为新闻内容的主要生产者,其需要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基础上,深化内容的深度与创新性。
首先,新媒体编辑需要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与捕捉能力,能够在海量的新闻素材中发现具有报道价值的一类,并基于独特视角对其加以整理组织,确保生成的信息具有传播力与独特性,可以引发社会关注;其次,新媒体编辑需要做好文字的论述与思想的提炼工作,确保传递给受众的新闻稿件具有较高的精准性与感染力,能够快速吸引公众,关注引发其情感共鸣,产生连锁化社会效应;最后,新媒体编辑应注重强化自身的洞察力与组织力,能够立足于宏观角度,对零散的新闻素材进行恰当整合,将其编织成能够彰显社会全貌、反映时代脉搏的作品,充分凸显新闻的内涵价值。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编辑需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稿件组织中的作用,能够以创新思维为引领,增强自身的稿件组织能力、加工能力,在新媒体视域下获得发展优势。
(二)历史的记录者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记者既要做好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递工作,也要真实全面地记录历史。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很多公众对于新闻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诉求,不仅想要了解新闻的内容与发展线索,也要了解新闻事件的内涵与背后产生的社会影响[1]。因此,编辑需要扮演好历史的记录者,能够基于当下的新闻事件,追溯历史、联结过去,确保提供给受众的新闻既真实又包含深刻的历史底蕴。编辑应有意识强化自身的文化素养,能够基于历史角度,增强自身责任感,在制作新闻时,主动搜索整理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建构完善的新闻脉络。此外,新媒体编辑应贯彻终身学习理念,主动了解专业领域之外的相关知识,在跨界学习中增强自身的深度报道能力,确保能够向公众提供更富有深度广度的新闻作品。
(三)时事的评论者
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极大程度提高了新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拓展了其传播广度,而各类新媒体平台也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心的主要工具。在这一背景下,新媒体编辑所扮演的角色便出现了转变,其不仅仅是新闻的报道者,更应主动承担时事的评论责任,以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时探查新闻背后所蕴含的各类信息,以独特的视角辅助公众解读新闻事件。此外,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最显著的优势体现在资源流通与及时互动层面,而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新媒体编辑的地位,其需要充分把握自身的职能优势,主动拓展新闻事件的信息维度,确保传递给受众的新闻既能够解答其对于事件的疑惑,也能够激发其对于事件的思考,在扩大影响交流的基础上,提高新闻传播的综合效果。
(四)舆论的引导者
作为信息传播的守门人,新媒体编辑在互联网+时代下,仍旧应坚守以往的职责,能够构筑正确的舆论并引导正确的走向,而这也就要求其要强化自身的洞察能力与政治敏锐意识,能够在海量新闻素材中摸索新闻的发展规律,在见微知著中凸显国家大政方针,辅助公众了解新闻本质[2]。在互联网 + 环境中,追求新闻实效是媒体工作者的主要目标。但新媒体编辑需要在此基础上充分贯彻真实性原则,确保提供给受众的每一条新闻信息都真实可靠,切勿为了追求流量而恶意传播虚假或未经证实的新闻。此外,新媒体编辑还要侧重强化自身的审核能力,确保信息全面且生动,坚守内容为王的准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媒体时代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编辑的转型策略
(一)创新新闻理念,侧重技术转型
首先,应侧重于增强新媒体编辑的服务意识。在以往的媒体环境中,大多媒体编辑会认为自身是信息的传递者,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一认知逐渐落后。在新媒体空间下,编辑或新闻机构已不再是大众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所以,新媒体编辑需要贯彻用户至上的理念,将自己由以往的内容生产者转化为信息服务者,要主动了解受众群体的想法需求,针对性架构服务方案与信息传播方案,提高新闻传播力。
其次,应侧重于编辑的技术转型。在互联网 + 环境下,新媒体编辑需主动了解并掌握各类以网络为依托的新闻制作或发布技术。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多样。除常规文字新闻外,也拓展了图片新闻、短视频新闻等形式。所以新媒体编辑既要侧重强化自身的采写能力,也需熟练运用各类新媒体软件,做好视频、图片的策划、拍摄与加工,确保生成的新闻作品既具有深度也具有吸引力。此外,在互联网+环境下,手机 app及各类新闻网站客户端逐渐兴起。而编辑工作者须主动了解这些软件与系统,知晓后台的操作方式,掌握新闻发布流程,确保制作完成的新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传递到大众面前。
(二)创新新闻采编,侧重传播转型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采编能力与整合能力成为编辑在角色转型中需着重关注的内容。一方面,应注重强化编辑能力,能够在海量的新闻素材中快速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对其加以适当整合,生成高质量新闻稿件。同时,编辑应注重整合各社交媒体平台及新闻网站中的碎片化新闻素材,对各类信息源加以有效关联,形成完整新闻线索;另一方面,应注重提升新闻的传播精准化与可视化。在新媒体编辑中,灵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复杂繁琐的新闻数据信息以可视化图片或短视频呈现在大众面前,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同时,要借助大数据计算工具广泛收集并分析受众群体的相关信息,建立个性化新闻传播方案,实现新闻信息的个性化推荐。
新媒体编辑需要达到全天候转型的发展状态,脱离传媒所形成的时间及空间局限,重塑新闻传播生态格局。例如,新闻机构能够组织新媒体编辑成立小组团队,24 小时轮流值班,确保在任何时间段都能够接收、发布信息,以固定更新穿插不定时更新的信息发布方案,保障新闻时效性[3]。在此基础上,新媒体编辑应强化自身的新闻敏锐意识,基于自身的专业理解,为受众解读新闻报道,以全天候、全方位的信息操作,增强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社会影响力,更灵活地应对互联网+时代产生的行业发展挑战。
结论: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编辑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其需要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扮演好稿件的组织者、历史的记录者、时事的评论者与舆论的引导者。此外,其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主动创新新闻理念、职业认识,以推动自身的技术转型、传播转型,充分满足公众的多元化需求,为其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引领全新媒体时代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数字时代新媒体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J].保定学院学报,2022,32(04):110-113.
[2]侯夷.“互联网 + ”时代编辑的“华丽转身”——浅谈新媒体编辑的角色定位[J].新媒体研究,2022,4(0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