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林爱如
莆田市城厢区华亭西许中学
引言
初中英语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奠基阶段,其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思维以及跨文化理解的能力。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与提问的积极性。这种教学现状严重制约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一、核心素养与问题意识相关理论基础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核心素养并非简单的单一层面能力,而是知识、技能与态度等多维度素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它着重强调个体在复杂且多变的现实场景里,能够高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态度来解决各类问题,进而达成个人发展与为社会做贡献的双重目标。从其组成结构来讲,核心素养包含认知领域内的批判性思维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社会情感领域中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以及社会责任承担能力;实践操作领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等多个方面。
(二)问题意识的概念与价值
问题意识是个体在遭遇特定情境时,所展现出的主动察觉问题、提出疑问的心理趋向与实际能力。问题意识的重要价值体现在众多方面。在学习场景中它充当着求知的强劲动力,能够激励学习者深度钻研知识的内核,改变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达成深度学习的效果。创新的起始点就是问题意识,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追根溯源,都是源于对现实存在问题的思索与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1]。
二、初中英语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为了确切掌握初中英语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实际状况,我们采用了多维度的调查方法。首先精心设计问卷,这份问卷涉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提问的意愿以及对英语学习感到困惑的方面等内容,以此保证能够全方位涵盖关键要点。在样本选取上,我们挑选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初中学校,并从各个年级中随机抽取学生作为调查样本,从而确保样本具备广泛的覆盖面和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回收的问卷以及访谈记录,展开了深度的统计与分析工作。经分析得出的数据呈现出以下情况: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频率较低,仅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能够积极地将自己的疑惑表达出来。在提问的类型方面,学生们的问题大多聚焦在语法、词汇这类基础内容上,而涉及英语文化、语言运用等深层次问题的占比较少。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目前所呈现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学生的问题意识较为淡薄,在课堂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不高。追根溯源,存在多方面原因。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师的讲授作为主导,长此以往,学生已然习惯了被动地接收知识,在主动思考以及提问训练方面严重缺失。随着课程难度逐步提升,一些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面对英语学习滋生出畏难情绪,从而导致他们不敢主动提问[2]。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问题氛围
初中英语教师需要积极革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 Unit 2 Topic 1 “I have a headache.” 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不应该采用常规模式。可以先打造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场景,譬如构建一个校园医务室的情境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分别饰演医生与病人。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碰到症状描述、病情询问等语言运用上的难题。教师此时应引导学生提出疑问,“除了‘cough’,‘咳嗽’用英语还有其他表达方式吗?”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成为主角。学生身临其境才能主动去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能有效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提升他们核心素养[3]。
(二)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提问
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 Unit 3 Topic 2 “English is spoken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为例,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不同英语国家在语言使用方面存在的差异资料,比如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词汇、发音以及语法上的区别。课堂中各小组展示完收集成果后,教师不着急解释而是引导学生去思索并提出问题。有小组展示了“公寓”这个词,英式英语用 “flat”,美式英语用 “apartment”,这时教师就可以发问:“这种词汇差异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以此引导学生对背后的文化因素展开进一步思考。这样的活动设计能让学生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地接受知识的转变,产生疑问就会有思考进而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提问质量
仁爱版八年级下册 Unit 6 Topic 3 “Bicycle riding is good exercise.” 来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首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里有关自行车骑行益处的文本内容,随后给出关于汽车出行的相关信息。紧接着鼓励学生针对两者的差异展开思索,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发提出问题的质量也明显提高。有的学生提出:“既然自行车骑行具备这么多优点,那为什么在一些大城市里汽车出行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呢?” 这一问题充分展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思考。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实现了从能开口提出事实性问题并向探究性、批判性提问的转变,打下坚固的基础[4]。
结语
核心素养与问题意识关联紧密,彼此相互促进。核心素养是肥沃泥土为问题意识的发展提供滋养助力它蓬勃生长;而问题意识则充当着核心素养提升进程中的关键推动力量。两者之间的相互相容是对教育事业的进步以及个人的成才都具备了重大意义。在后续的研究当中,理应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金栋.基于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深度备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6):296-296.
[2]李县林.基于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17):0145-0145.
[3]贾立民.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及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16(12):144-144.
[4]刘键.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11):00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