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科学工程类作业的评价与反馈策略

作者

杨荟

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小学

引言

现如今,教育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强调跨学科融合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小学科学工程类作业正是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应运而生,其突破了传统科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限,得以实现知识的整合运用与实践创新。然而,其科学作业评价方式却多侧重于知识记忆的考察,难以全面、准确地衡量学生在工程类作业中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作业的深入理解与持续参与热情,教师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反馈来提供针对性教学指导。因此,如何改善小学科学工程类作业评价与反馈,已然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科学工程类作业评价与反馈的必要性

一方面,从作业形式来看,工程类作业不同于传统书面作业,其成果也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需摒弃传统的逻辑与内容,而是需结合这一作业结构、内涵构建全新的作业评价与反馈,并借助科学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在知识运用、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实际水平,进而为学生学习效果的精准评估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依据,为后续的教育教学干预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及时且恰当的反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的关键,学生往往在完成工程类作业之后,也渴望知晓自身表现,这就需要教师予以及时的反馈,以肯定学生的努力与创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工程作业的热情与探索欲望。反之,建设性的反馈也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并努力改进,避免因盲目摸索而丧失兴趣,进而提升小学科学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果。

二、小学科学工程类作业的评价与反馈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

从小学科学工程类作业特点以及形式来看,其以具体成果为核心,以实践为导向,单一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评价并不客观、具体。因此,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是关键,能够从多个评价主体中更为立体、直观得到反馈。对此,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评作业,比如在完成工程类作业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回顾自己整个作业过程,从最初的设计思路再到实践操作以及最终结果呈现,思考自身在各个环节的表现,借助这一自我审视,更加深入了解自身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状况,并促使自我反思。二是可开展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展示、交流各自的工程类作业成果,其不仅能够从对方作业成果中汲取灵感,同时也能够拓展自身思维视野,提升批判性思维。三需教师主导评价,发挥教师主体身份,依据教师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学生工程类作业进行全面而又深入的评价,对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困惑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以促使学生在不同主体评价下完善和提升。

(二)运用多样化评价方法

除了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以外,从小学科学工程类作业视角出发,还应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以全面、精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能力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可采用作品分析法,主要针对学生完成的工程类作业成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在开展二年级《小小工程师》一课后,组织学生进行《风向标》的制作,教师便可从学生的作品中考量其设计的合理性,分析其箭头的形状、大小以及角度是否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材料的选择是否合适,如是否兼顾了轻便型、坚固性和成本控制,以准确判断学生在知识运用、思维创新方面的水平。另一方面,教师也可运用测试法,辅助了解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在讲解《立体小菜园》作业时,教师可设置一些参数的测试或者实用性的测试,如能放几盆蔬菜,稳定性如何,光照是否受影响等,以测试学生作品的实用性,从而针对学生短板进行弥补和改善。

(三)设计个性化反馈方式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反馈环节,教师也需“因材施教”,设计个性化的反馈方式。具体而言,教师需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反馈语言也应学生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比如对于自信心较强的学生,可采用直接具有挑战性的语言,激励其突破自我,而对于内向、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则需使用温和、鼓励性的语言。或者也可针对不同作业成果进行分层反馈,优秀的作业成果,除了给予充分肯定以外,还需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升级,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作业,不是简单地批评指导,而是将问题细化,按照重要性和难易程度逐步反馈给学生,以此让学生在逐步改进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工程作业的评价与反馈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发挥这一作业优势的重中之重。因此,需打破传统评价的局限性,对学生的评价更趋全面、客观与公正,充分挖掘出学生在工程类作业中的多元潜能与发展态势,为精准衡量学生学习成果与能力进阶提供了丰富的依据与立体的视角,让小学科学工程类作业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的坚实基石,助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盛兰.工程类课外作业评价[J].小学科学,2023(20):25-27.

[2]黄文娟."技术、工程与社会"核心概念下的课外作业设计[J].小学科学,2023(22):25-27.

[3]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作业设计与实践[J].马玲玲.家长,2023(06).

[4]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以《简单机械》单元为例[J].梁东红.福建教育,2022(45).

[5]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作业设计与实践[J].倪丽萍.教育与装备研究,2022(08).

[6]“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王俊卿.辽宁教育,2022(19)

[7]“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李碧娇.新智慧,2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