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形条件下电力施工技术的适应性研究
贤建龙
山东汇成电力有限公司 271000
摘要: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建设的持续推进,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开展电力施工已成为常态。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电力施工技术的适应性展开研究,分析复杂地形的特点及对电力施工的影响,探讨各类电力施工技术在复杂地形中的应用现状、优势与局限性,提高施工技术适应性的策略,能为复杂地形下电力施工的高效、安全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复杂地形;电力施工技术;适应性
一、前言
电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支撑,其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电网建设不断向偏远山区、高原、沙漠、沼泽等复杂地形区域延伸。复杂地形给电力施工带来了诸多挑战,如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等,这些因素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风险,对电力施工技术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1]。因此,深入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电力施工技术的适应性,对于提高电力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复杂地形特点及对电力施工的影响
2.1 复杂地形特点
复杂地形通常具有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峭、地质结构复杂等特点。山区地形存在大量的山脊、山谷和陡坡,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且多大风天气,沙漠地区沙质疏松、流动性强,沼泽地区土壤含水量高、承载力低[2]。复杂地形还可能伴随着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
2.2 对电力施工的影响
复杂地形给电力施工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增加了施工难度,如基础施工时,在陡峭山坡上进行基坑开挖和混凝土浇筑,需要采取特殊的支护和施工措施;在沼泽地区,机械设备难以进入和作业。影响施工安全,复杂地形下施工环境恶劣,施工人员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如高处坠落、坍塌等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3]。再者,提高了施工成本,为适应复杂地形,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增加了工程投资。
三、各类电力施工技术在复杂地形中的应用现状及适应性分析
3.1 基础施工技术
3.1.1 人工挖孔桩基础
适用于地形较为狭窄、大型机械设备难以进入的区域,如山区峡谷地带。其优点是施工灵活,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能较好地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但缺点是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且在地下水丰富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地层中施工风险较高。
3.1.2 岩石锚杆基础
在岩石地层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锚杆将基础与岩石牢固连接,可减少基础开挖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岩石锚杆基础的施工需要专业的锚杆钻机和注浆设备,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且在岩石破碎带或节理发育地区,锚杆的锚固效果可能受到影响。
3.2 杆塔组立技术
3.2.1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
适用于各种地形条件下的铁塔组立,尤其在地形起伏较大、交通不便的山区应用广泛。该技术通过抱杆和拉线的协同作用,实现铁塔的平稳组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施工场地要求相对较大,在狭窄山谷或陡坡上施工时,场地布置存在一定困难。
3.2.2 流动式起重机组塔
在相对平坦或有一定作业空间的复杂地形区域具有一定优势,如沙漠边缘、浅丘地带等。流动式起重机具有机动性好、起吊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快速完成杆塔组立任务。在山区等复杂地形中,道路条件差,起重机的运输和就位困难,且受地形限制,起吊高度和幅度可能无法满足施工要求[4]。
3.3 架线施工技术
3.3.1 张力架线技术
张力架线是目前电力线路架线施工的主流技术,适用于各种地形条件。通过张力机、牵引机等设备,使导线在展放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张力,减少导线与地面的摩擦,提高架线质量和效率。在复杂地形中,张力架线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导线与障碍物碰撞,降低施工风险。但该技术设备投资大,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且在山区等交通不便地区,设备的运输和安装难度较大。
3.3.2 无人机展放导引绳技术
在山区、森林等复杂地形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无人机具有机动性强、不受地形限制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展放导引绳,为后续架线施工创造条件。该技术减少了人工展放导引绳的工作量和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但无人机续航能力有限,在长距离架线施工中需要多次更换电池或进行接力展放,且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
四、提高电力施工技术适应性的策略
4.1 施工前充分勘察与设计
施工前,对复杂地形进行详细的勘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象条件等方面的调查,为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准确依据。根据勘察结果,优化电力线路路径和杆塔位置,尽量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施工难度大的区域。结合地形特点,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设备,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4.2 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
加大对复杂地形下电力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投入,开发适应特殊地形条件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5]。研发适用于山区施工的小型化、轻型化机械设备,提高设备的通过性和适应性;研究新型基础形式,以减少对复杂地质条件的依赖。
4.3 强化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使其熟悉复杂地形下的施工特点和要求。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施工技术和设备的操作方法。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五、小结
复杂地形条件下电力施工面临着诸多挑战,各类电力施工技术在适应复杂地形方面既有优势也存在局限性。通过施工前的充分勘察与设计、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以及强化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等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电力施工技术在复杂地形下的适应性。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施工经验的积累,复杂地形条件下电力施工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裴世红. 复杂施工条件下三维地震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9):51-52.
[2]邢月龙,朱天浩,沈恺伦,等. 复杂地形条件下高填方及其支挡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分析[J]. 电力建设,2011,32(3):20-23.
[3]崔天亮,张金尧. 困难条件下变电线路施工分析[J]. 河南科技,2014(24):13.
[4]杨少宾,杨庭栋. 电力工程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 电力设备管理,2024(14):214-216.
[5]靳思阳,彭兢,杜永刚,等. 复杂地形光伏电站多联动平单轴系统布置方法[J]. 电力勘测设计,2020(9):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