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席静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民族路小学 014030
摘要:以PEP人教版三年级起点教材为基础,就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在分析小学高段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和实施方法,以期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随着英语教育教学的普及和深化,小学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高段(五、六年级)正是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PEP人教三年级起点教材在这一阶段的内容难度和复杂度都有所增加,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导图是一种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可视化,有助于学生理清阅读中的各种信息,建立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一、小学高段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学生层面
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词汇量不够,会影响英语阅读的速度和理解度,遇到很多生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没有掌握阅读方法和策略,无法对阅读材料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处理。阅读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只能获得一些零星的信息,难以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中心思想,缺乏逻辑性和思辨性。
(二)教学层面
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讲解英语词汇、语法以及句子翻译等来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只注重语言教学,忽略了学生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问也只是围绕事实性问题,缺乏启发性、层次性,不能引导学生思考。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英语阅读教学效果较差。
(三)教材层面
PEP人教三年级起点教材,其阅读内容包罗故事、科普文等体裁多样,但是部分内容逻辑性结构强,思维能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教材中未提供系统的阅读策略,阅读时难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一)激发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的色彩绚丽多彩,形状变化万千,把枯燥的英语文章变成生动形象图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心理,容易引起视知觉上的注意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优化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围绕中心主题、利用分支,把知识分类、归纳,能帮助学生梳理阅读内容中的各个知识点与关键信息,使阅读文章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让学生能迅速把握文章脉络,使凌乱的知识系统化,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三)培养思维能力
绘制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批判性思维。思维导图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拓展和延伸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促进合作学习
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在小组内,各组学生可以共同讨论、交流、分工合作,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看法,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技巧。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英语 PEP 教材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阅读前:运用思维导图激活背景知识
课前教师可结合阅读主题,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结。如:教学PE P六年级上册Unit3My周末计划时,教师可围绕“we e ek nd pl an”这一主题,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枝上书写他们周末经常做的事,比如何么“watch TV”“read book”“go shopping”等等。以此快速带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为理解文本内容做好铺垫[。
阅读中: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本信息
在指导高段英语阅读时,教师可把结构分析、意义提取与内容解读有机结合。以PEP五年级上册Unit5“There isabig bed”为例,在引导学生梳理列表信息、构建思维导图时,就提取了“beside”“above”等表示方位的介词和物品关键词,实现了结构分析和意义提取;在解读文章时,询问“How wecan arrangeourroom tobe morebeautiful andcomple”,结合思维导图已有的信息,学生将个性化思考植入分支,既拓展和深化了对文章空间的叙述逻辑,又在思维和批判性阅读的互动中提升了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阅读后:利用思维导图巩固拓展知识
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完英语阅读的课后,开展复述总结、写作训练和拓展延伸。比如在教学小学高段英语阅读后,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文章,并找出“by bike”“on foot”等交通方式的关键词及相应的原因,作为写作的构思点,围绕“My wayof goingto school”进行作文短写作。在拓展延伸时,教师提出“More newways togo toschoolmaymight appear”,根据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学生尽可能地说出一些新的上学“交通方式”,并说说原因。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循序渐进,逐步引导
因此,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需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和技巧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熟悉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和绘制要求,当学生越来越熟悉思维导图后,可让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并要求学生尽量发挥想象力和创意,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思维导图。
(二)注重与教学目标结合
设计思维导图时,教师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保证思维导图助力学生识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不要为了运用思维导图而用思维导图,造成思维导图与教学内容“两张皮”。
(三)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不同,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学困生要多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绘制思维导图,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运用思维导图中有收获。
结论
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非常适合运用在小学高段英语PEP教材阅读教学中,通过阅读前激活背景知识、阅读中获取文本信息、阅读后巩固拓展知识的教学应用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全面提高PEP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应用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充分运用思维导图,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张楠;周雪.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4(02)
[2]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 曹雅雅.嘉应文学,2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