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采区通风安全管理研究
杨银刚
内蒙古仲泰蒙星矿业有限公司 017205
一、引言
煤矿井下采区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环节之一,良好的通风系统不仅能有效稀释和排除井下的瓦斯、粉尘等有害气体,还能调节井下气候条件,为井下作业人员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煤矿井下采区通风环境复杂多变,受地质条件、开采工艺、设备运行等多种因素影响,通风安全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深入研究煤矿井下采区通风安全管理,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矿井下采区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存在瓦斯、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煤尘等易燃易爆物质。如果通风不畅,这些有害物质会在井下积聚,达到一定浓度后,可能引发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重大事故,严重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有效的通风安全管理能够及时将有害气体排出井下,降低其浓度,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的呼吸环境,避免因缺氧或中毒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
(二)预防煤矿事故发生
合理的通风设计与管理在煤矿安全中作用关键。一方面,它能有效降低瓦斯涌出量,减少瓦斯积聚风险,从根源上预防瓦斯爆炸事故。另一方面,良好的通风可降低煤尘浓度,抑制煤尘飞扬,避免煤尘爆炸隐患。通风还能对井下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改善作业环境,降低井下人员因高温、潮湿等因素患中暑、风湿等疾病的几率,进而减少因人员身体不适引发事故的可能性。
(三)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在设备运行方面,它能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确保井下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出现的概率,减少维修所需时间,进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生产效率。对于作业人员而言,良好的通风环境能显著提高工作舒适度,让员工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减少因高温、闷热等恶劣环境引发的人员疲劳及误操作。如此一来,煤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最终实现煤矿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煤矿井下采区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部分煤矿在通风系统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开采布局和生产规模等因素,导致通风系统存在风量分配不均、通风阻力大等问题。一些矿井的通风网络过于复杂,风流短路现象严重,使得部分采区风量不足,而部分区域风量过剩,影响了通风效果。通风设施的设置不合理,如风门、风桥等通风构筑物的位置和数量不当,也会造成通风系统的紊乱,降低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二)通风设备老化与维护不足
通风设备是通风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和运行状态直接影响通风效果。一些煤矿的通风设备使用年限较长,设备老化严重,存在风机效率低、漏风量大等问题。由于缺乏对通风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的故障率较高,影响了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风机的叶片磨损、轴承损坏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会导致风机风量减小、风压降低,无法满足井下通风需求。
(三)通风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煤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对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在日常生产中,存在违规操作、随意破坏通风设施等现象。一些作业人员为了方便通行,擅自打开风门或拆除风障,导致风流短路,破坏了通风系统的稳定性。煤矿企业对通风安全管理的投入不足,缺乏专业的通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通风安全培训和教育不到位,也使得通风安全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四)通风监测与监控体系不完善
通风监测与监控是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实时掌握井下通风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通风安全隐患。一些煤矿的通风监测与监控体系存在监测设备老化、监测点布置不合理、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瓦斯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监测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不高,不能准确反映井下瓦斯浓度和风速的变化情况。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不足,不能及时发现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无法为通风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煤矿井下采区通风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优化通风系统设计
在通风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开采布局和生产规模,确定合理的通风方式和通风网络,确保风量分配均匀,通风阻力小。合理设置通风设施,优化通风构筑物的位置和数量,减少风流短路现象,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应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根据矿井生产的变化及时调整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二)加强通风设备管理与维护
煤矿企业应加大对通风设备的投入,及时更新老化设备,选用高效、节能、可靠的通风设备。建立健全通风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对通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对风机、风门、风桥等通风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态良好。还应加强对通风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责任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
(三)强化通风安全管理意识
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通风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心。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技能培训等活动,使员工充分认识到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掌握通风安全知识和技能。建立健全通风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通风设施的保护和管理,严禁违规操作和破坏通风设施的行为。对违反通风安全管理规定的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四)完善通风监测与监控体系
煤矿企业应加大对通风监测与监控系统的投入,更新老化设备,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合理布置监测点是保障井下通风监测效果的关键举措,通过科学规划监测点位置,可全面且精准地掌握井下通风状况。在此基础上,强化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构建通风安全预警机制,能及时察觉通风安全隐患并迅速处理,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煤矿企业还应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引入先进的通风监测与监控技术和理念,持续推动监测与监控水平提升,为煤矿通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束语
煤矿井下采区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通过深入分析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管理的措施,可以看出,优化通风系统设计、加强通风设备管理与维护、强化通风安全管理意识以及完善通风监测与监控体系是提高煤矿井下采区通风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煤矿企业应高度重视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通风安全管理水平,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矿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升通风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伟 , 李明 .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优化与安全管理研究 [J]. 煤炭科学技术 ,2022,50(03):123-129.
[2] 王强 , 刘芳 . 基于安全管理的煤矿井下通风系统改进策略分析 [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1,48(06):87-91.
[3] 赵亮 , 孙悦 . 煤矿井下采区通风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 [J]. 中国煤炭 ,2020,46(12):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