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中核心概念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
李幽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30001
引言
高中生物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涵盖了生命系统、遗传与进化、生态与环境等多个层面,内容复杂,概念抽象,逻辑性强。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以知识系统性与科学性著称,但核心概念往往抽象深奥,学生理解难度大,记忆负担重,导致学习兴趣与效率受到一定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理解性学习成为教学的核心要求。可视化教学作为提升概念理解与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图示、模型、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多种可视化手段,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动态化,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与科学思维方式。本文结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特点,从核心概念提取、可视化手段设计到教学实践应用,系统探讨可视化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旨在为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提供参考。
一、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核心概念特征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系统性、逻辑性与科学性,核心概念主要围绕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的本质与规律、生物体内稳态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等方面展开。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层次性强、抽象性高、联系紧密的特点,学生若仅靠文字描述理解,容易出现认知模糊、知识孤立的问题。以细胞分裂为例,涉及染色体复制、分裂过程中各期变化等多个动态过程,单纯依赖文字讲解难以形成清晰的时空观念。
此外,生物学核心概念中普遍存在大量微观过程与宏观现象的关联,如 DNA 分子结构决定遗传信息传递,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规律等,要求学生在不同尺度间进行认知迁移,提升抽象思维与系统思维能力。而教材内容虽然配有一定的插图与表格,但在概念逻辑链条与知识整体结构的呈现上仍有较大拓展空间。因此,基于教材内容体系,提炼核心概念的内在逻辑,结合可视化手段辅助理解,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对人教版教材的系统分析,可为可视化教学策略设计提供方向指引。
二、可视化教学在核心概念理解中的价值与原则
可视化教学在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理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它能有效降低概念理解的抽象度,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结构、复杂过程或宏观系统转化为可视图形、模型或动态演示,帮助学生在感知层面建立直观印象,进而促进深度理解。以遗传图谱分析为例,若通过家系图直观展示遗传方式,大大优于单纯的文字描述,使学生更容易掌握遗传规律推理过程。
其次,可视化有助于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促进知识结构的建构。通过流程图展示细胞代谢途径、能量流动网络图示生态系统动态,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概念体系,形成系统思维。可视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元认知水平,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构建模型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深化理解,促进迁移应用。
在设计可视化教学策略时,应遵循科学性、逻辑性与简洁性的原则。科学性要求图示内容必须严谨准确,符合生物学基本事实与逻辑规律;逻辑性要求可视化呈现的内容能够体现核心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与结构层级;简洁性则要求图形表达清晰明了,避免信息冗余造成认知负荷过重。同时,可视化设计应注重动态性与互动性,结合动态演示、微课动画等手段,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与参与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内化。
三、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可视化教学策略设计与应用
基于人教版教材核心概念特征,可视化教学策略的设计需紧扣知识体系与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形式多样化与内容逻辑化。首先,在微观结构概念教学中,如细胞器功能、DNA 分子结构等,可采用三维模型、分层图示与动画演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结构理解。以细胞膜结构为例,通过动态模型展示磷脂双分子层与膜蛋白分布,使学生直观感受膜结构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
在动态过程类概念教学中,如有丝分裂、光合作用、神经传导等,适合采用流程图、时序图与微动画演示,展示事件先后顺序与因果联系。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流程图梳理各阶段关键事件,并结合自制动画直观感受过程变化,加深理解。在宏观系统类概念教学中,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群落演替等,可采用网络图、系统图与多尺度层次图,帮助学生把握整体结构与功能关系。通过能量金字塔、食物网结构示意等形式,强化学生对系统动态平衡与功能分工的理解。
四、优化高中生物可视化教学策略的实践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可视化教学的效果,需从教师素养提升、教学资源建设与课堂实施细节等方面加以优化。首先,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可视化设计与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图示制作、动画编辑与模型构建技能,做到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最适合的可视化手段。同时,加强对学生认知规律与信息加工特点的理解,合理控制可视化内容的信息量与复杂度,防止因过度装饰或信息冗余增加学生认知负荷。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学校应鼓励教师团队合作开发基于人教版教材的标准化可视化资源库,包括核心概念流程图、结构模型、动态演示课件等,方便教师在不同课题教学中调用与优化。同时,可鼓励学生参与资源共建,如课后制作简易概念模型、绘制知识导图、制作小型科普动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结论
核心概念的可视化教学是提升高中生物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人教版教材特点,科学设计可视化策略,能够有效降低概念理解难度,促进学生建构系统化知识框架,提升思维品质与学习兴趣。未来,应进一步深化教师可视化教学能力建设,完善资源支持体系,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使可视化教学真正成为激发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瑞 .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可视化教学策略探析 [J]. 生物学教学 ,2023, 48(2): 43-45.
[2] 陈晓燕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概念图教学实践研究 [J]. 中学生物教学 , 2023, 39(5): 35-38.
[3] 张亚楠 . 基于人教版教材的高中生物可视化教学设计探讨 [J]. 中学生物教学 , 2023, 39(8):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