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当代中国故事”初中英文绘本创编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

杨海文 邱鸿兴 邢宇飞

华中师范大学

[摘要] 响应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号召,顺应“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潮流,英语师范生自主创编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当代中国故事”初中英文绘本。本研究分析了英语师范生创编英文绘本的挑战及对策:一是面对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的故事素材,坚持教育性原则,筛选出新颖独特、具有教育价值的题材;二是面对大学英语和初中英语的难度差异,坚持适切性原则,运用难度适中、符合读者英语语言水平的单词、语法和句式;三是面对历史客观性和文学趣味性的矛盾,坚持故事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生动的情节与精美的绘画来增强绘本的感染力。

[关键词] 英文绘本,当代中国故事,教育性,适切性,故事性与艺术性

一、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我国教育领域掀起了“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潮流。在此背景下,笔者开展了“利用绘本教学培养初中生用英语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能力的实践探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该项目聚焦于绘本教学,创编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英文绘本,旨在增强学生读者的文化自信、锻炼英语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在创编英文绘本的过程中,面对诸多挑战,笔者积极寻找对策,不断探索和创新,顺利解决难题。

二、绘本创编的挑战

(一)素材丰富,选题困难

“选题”是开启绘本创作的第一步,为了选出合适的绘本题材,编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绘本创编之初,“面对丰富多样的素材,要做什么样的选题”是笔者面临的一大挑战。首先,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体现中国特色、蕴含中国精神的人、事、物数不胜数,一位杰出人物、一个社会群体、一项科技成就都可以展现一种或多种文化价值,因此,从故事内容上看,选题范围十分广泛。其次,故事主体类型多种多样,或以人物为主体,通过书写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故事来反映一个行业的发展成就和精神品质,如中国航天工作者坚持努力科研、实现航天成就的故事,或以事物为主题,通过讲述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演变史来展现国家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如中国高铁展现当今中国发展速度之快,因此,从故事主体上看,选题存在一定的难度。再次,“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要求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因此,创编绘本必须选择资料真实且丰富的故事主体,但是,每个素材的真实程度和丰富程度存在差异,笔者需要在选择素材时查阅大量资料、对比多个素材,这增加了选题的难度。最后,“当代中国故事”初中英文绘本是一个绘本系列,各册绘本之间需要通过一条主线关联起来,保持内容与格式的统一,因此,从多种多样的素材中选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素材,是绘本选题的又一大难点。

(二)语言简单,表意困难

语言文字是绘本的重要部分之一,英语绘本中单词、语法、句式的难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太难的则读不懂,容易有挫败感;太易的则没挑战,容易失去阅读兴趣(王蔷,2017)。在语言方面,笔者创编“当代中国故事”系列初中英语绘本时遇到的一大挑战是——如何运用难度适中的语言文字清楚地讲述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笔者为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日常学习的英语语言知识难度较大、数量较多、类型较多,故写作时倾向于运用丰富且较难的单词、语法、句式,以增强故事文本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但是,相较于大学英语,初中英语比较简单,词汇、语法、句式难度小、种类少、数量少,因此,为了适应初中生的语言和认知水平,笔者需要有意识地改变写作习惯,化繁为简,多运用初中英语语言知识,这对准确、生动、全面地叙述故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逻辑易懂,传神困难

在人物传记类语篇中,历史性是其赖以立足的基石,更是贯穿始终的灵魂。这种历史性强调,在叙述故事时需要尊重事实,确保故事细节符合史实。然而,在追求历史真实性的同时,如何避免叙事手法的单一与乏味,成为了创作传记类绘本的一大挑战。传统上,这类绘本倾向于采用时间顺序作为叙事的主线,即按照从出生到去世的时间脉络,逐一铺陈传主的生平事迹。这种顺叙的方式固然符合人们对时间流逝的自然感知,能够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叙事的灵活性和艺术性,特别是对于那些篇幅宏大、内容丰富的长篇传记绘本或是系列作品而言,仅仅依赖顺叙的手法,往往会使故事显得平铺直叙,缺乏必要的起伏和张力。读者在翻阅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缺少变化而感到单调,难以长时间保持高度的阅读兴趣和注意力。此外,过于线性的叙事结构还可能掩盖了传主生平中的重点与亮点,使得主次不分,读者难以快速捕捉到核心信息和关键事件。

三、应对挑战的策略

(一)坚持教育性原则,认真选择绘本题材

作为一种媒介,绘本对学生读者的认知发展、审美能力、道德意识的影响深刻,而作为一种文化表达的形式,绘本还承担着传播文化的责任(袁薇薇,2016)。在创编“当代中国故事”初中英文绘本的过程中,笔者坚持把教育性作为第一原则,努力创作出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英文绘本。因此,面对丰富的故事素材,笔者综合考虑创作目的、读者需求、市场趋势等因素,选择新颖独特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绘本题材。

首先,笔者选择在各行业、各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作为“当代中国故事”系列初中英语绘本的主人公,如革命烈士刘胡兰、战斗英雄冰雕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燃灯校长”张桂梅,一大原因是这些杰出人物及其贡献已被国家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富强、民生改善,而杰出人物身上的爱国、奉献、团结、敬业等精神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他们的故事能够对初中生产生积极影响,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另一大原因是这些杰出人物及其事迹已被详细记载和广泛传颂,因此创作相关绘本的参考资料较多且较准确,有利于降低绘本创作难度和保证绘本表述的准确性。其次,绘本是诸多学科的教学资源和素材,许多学科都可以在绘本中找到与学科内容相契合的素材以及教学灵感(姚颖,2017),英语绘本也是英语教材的有力补充,因此,笔者多选取契合教材主题的题材,有利于教师有效利用绘本辅助英语教学,例如针对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谈论历史上的发明及其对生活的影响,笔者选择中国高铁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作为绘本题材,教师可利用该绘本讲解中国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笔者多选用学生熟悉的故事作为绘本创作的主要素材以降低阅读难度,且适当加入新故事来丰富绘本内容、增强读者好奇心,如“燃灯校长”张桂梅的单册绘本重点介绍张桂梅创办华坪女子高中这一人们熟知的事迹,但在开篇简要介绍张桂梅初到云南的故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坚持适切性原则,恰当使用绘本语言

在创编“当代中国故事”初中英文绘本时,笔者坚持适切性原则,运用难度适中、符合读者语言和认知水平的单词、语法和句式。首先,笔者参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词汇表”和“语法项目表”及现行英语教材的阅读语篇,咨询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删除超出初中生语言发展水平和初中英语知识学习范围内的英语表达,简化语言表达,例如将“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单册绘本中的“It was a cloudless hot summer day with the sun shining brightly and baking the ground. In the sun, Yuan Longping, with his four assistants, worked in a large rice field. Squatting and stooping, with beads of sweat trickling down his forehead, Yuan Longping grasped a magnifying glass in his left hand, plucked a stalk of rice with his right hand and observed it carefully through the glass”改为“In the hot summer noon, he slowly walked in the fields and carefully observed each rice plant with a magnifying glass”,减少句子数量,缩短句子长度,改复杂句为简单句,删除前句中的“with引导独立主格结构”和“动词ing形式作伴随状语”这两个较难的语法,极大降低了阅读难度。此外,笔者在页脚加注和制作单词表,保留“male sterile rice plant”这样的专业名词,在页脚处加注说明“male sterile rice plant:水稻雄性不育株,是一种雄蕊退化、雌蕊正常、要靠外来的花粉繁殖后代的水稻,在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另外,对于难度较高而表意更准确的部分词汇,笔者制作生词表附于绘本最后,便于学生查阅,如图所示:

(三)坚持故事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凸显绘本风格

在创编“当代中国故事”初中英文绘本的过程中,在尊重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笔者坚持故事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赋予绘本故事以恰当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为了增强故事性,笔者精心挑选了能够触动初中生心灵、引发他们共鸣的主题,如友情的力量、勇气的磨砺、自我认知的探索等。在叙述方式上,笔者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人物传记模式,而是大胆采用心理描写和情节构建的手法,让故事充满起伏和转折,使读者体验到主人公情感的波动和思考的深度。例如,在讲述袁隆平先生的故事时,笔者不仅讲述了他的科学成就,还深入挖掘了他面对研究挫折时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同时,笔者也非常注重绘本的艺术性。在语言表达上,笔者力求使用贴近初中生语言习惯的词汇和句式,同时融入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在创作过程中,笔者遵循了“三步走”的策略:首先,精心安排情节,确保详略得当,突出人物性格;其次,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最后,适当加入议论和抒情,以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此外,笔者还特别重视绘本的视觉呈现。绘画团队借鉴国内外优秀绘本,选定了生动写实的绘画风格,并结合历史图片和人物形象,为每一个故事场景都设计了合适的绘画视角和人物特征。在画面中,我们融入了丰富的细节元素,如角色的表情变化、环境的微妙转换以及道具的隐喻意义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生动、立体、富有感染力的故事世界。

四、结论

创编“当代中国故事”初中英文绘本这一项目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但也是一次积累实践经验的宝贵机会。在绘本创编过程中,笔者遇到了“选择题材难”、“选用语言难”和“选取风格难”的挑战,分别采取了“坚持教育性原则”、“坚持适切性原则”和“坚持故事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对策,有效解决问题,提升了创编教学材料的能力。同时,笔者积极联系多位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收集教师们对绘本的意见建议,增加了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了解。虽然绘本创编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拓宽绘本选题,开发出有别于人物篇的绘本系列;如何改善绘本的图文内容,使其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如何衔接英文绘本和现行英语教材,绘本有效辅助英语教学等。对此,笔者将继续探索,不断创新,创编更多更优秀的英文绘本。

参考文献

[1]王蔷,敖娜仁图雅.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4):68-73.DOI:10.19877/j.cnki.kcjcjf.2017.04.012.

[2]姚颖.中国当代小学绘本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0):94-99+121.DOI:10.19877/j.cnki.kcjcjf.2017.10.016.

[3]袁薇薇.传统文化元素如何融入儿童绘本创作——基于儿童心理的视角[J].中国出版,2016,(19):32-34.

[4]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202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利用绘本教学培养初中生用英语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能力的实践探索” (项目编号:20231051112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