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迟平 王亭亭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解放小学 沧州市 062150
引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模式过度注重知识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语言情境的营造。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需采用更生动的方法激发学习热情。游戏教学法结合英语学科特点,以趣味活动为核心,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发现语言乐趣,在角色扮演中锻炼应用能力,在竞技中增强探索欲望。这种方法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提升英语素养。鉴于此,文章从互动游戏、角色游戏和竞技游戏三个维度,探讨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课堂互动游戏,营造轻松有趣的语言情境
新课标明确要求语言学习需在真实交际情境中展开,而课堂互动游戏通过具身参与机制,将抽象语言符号转化为可操作的身体反应,有效降低小学生的认知负荷与焦虑感。教师应依据儿童注意力持续短、具象思维主导的特点,选择语言指令 + 动作示范、阶梯式任务进阶、错误即时转化三大策略,在 5–8 分钟高密度互动中建立音义形动态联结。游戏需严格匹配学生认知阈值,通过身体动作固化词汇记忆,在无意识操练中实现语言规则内化,达成“玩中学”的高效习得目标[1]。
在 PEP 三年级下册 Unit 3“At the Zoo”动物特征描述课时中,设计“动物指令官”互动游戏强化 "big/small/long/short" 等形容词运用。课前清理教室中央区域确保安全,准备动物头饰与特征卡片。实施分三阶段推进:首阶段词汇具象化(2 分钟),教师佩戴大象头饰演示“big ears”,拉伸双臂模拟“long trunk”,学生触摸道具耳朵并跟读;第二阶段分层指令实战,教师戴狮子头饰发出层级化指令——基础层单指令(“Lion says small eyes!”需 眯 眼)、 进 阶 层 双 指 令(“Lion says long tail and bigmouth!”需身后摆手同时张大嘴)、干扰层无前缀指令(突然喊“Shortlegs!”),错误执行者转为 " 指令侦探 " 持红绿牌监督他人;第三阶段动态调控(1 分钟),根据正确率调整语速,为反应较慢学生设置2 秒缓冲期,允许“侦探”正确复述新指令重返游戏。
二、组织角色游戏,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角色游戏通过创设真实生活情境,为学生构建语言运用的实践平台,是提升知识迁移能力的有效路径。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需设计结构化、情境化的交际任务,引导学生将静态词汇转化为动态交际工具。实施中需遵循三原则:真实性、层次性、支架性。通过角色代入和任务驱动,学生能在互动中突破机械记忆局限,实现从语言输入到创造性输出的跨越,同步强化语言流畅度、逻辑思维及跨学科应用能力[2]。
在四年级下册 Unit 5 “Shopping”主题教学中,设计“MarketDay”购物模拟角色游戏。教师首先将班级划分为基础组与进阶组,基础组使用固定价格表完成交易,如顾客询问 "How much is thered apple?",店员回答 "It's three yuan. Do you want somebananas too?";进阶组则需协商折扣,例如顾客提出 "Two forfive yuan?"的议价请求。为降低表达焦虑,在黑板公示核心句框架:顾客端采用 ′′I want.../Can I have..." 等请求句式,结算环节使用 "Here's your change./That’s ___ yuan in total" 等结构化表达。道具配置采用高频词汇实物图片卡(苹果、香蕉、书包等)及仿真人民币套装。操作中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货币传递与找零计算,如顾客支付 5 元购买 3 元苹果时,店员需口头报出“Your changeis two yuan”并递对应纸币,通过具象化操作强化钱物对应关系。跨学科环节设计预算任务卡,例如要求基础组“用 8 元购买两种水果”,引导其组合商品并计算总价;进阶组需记录收支账目,同步训练心算能力与财商素养。
三、组织竞技游戏,激活学生知识探索欲望
竞技游戏通过目标明确的竞争机制,有效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需依据学生实际认知水平设计分层任务,结合即时反馈强化知识记忆。在词汇教学中,采用动态分组可确保竞争的公平性,视觉化工具能降低语言抽象性,抢答机制与错误管理则形成“挑战- 反馈- 巩固”的学习闭环[3]。
例如,在开展PEP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词汇巩固“词汇接力赛”时,教师实施分层词汇接力赛。分组环节根据课前测试结果,将30名学生划分为 5 个异质小组,每组包含不同层级学生,形成强弱互助与强强对抗并存的混合模式。主题激活使用自制的三级单词转盘,核心区为服装类基础词汇,扩展区含材质颜色等属性词,挑战区设复合词,由学生代表转动选定本场主题为“clothes”。竞技过程中,A 组以“shirt”开启接龙后启动 15 秒倒计时,B 组需接续以“t”结尾的服装词汇;抢答环节采用触屏设备,当 C 组在超时瞬间抢答“socks”成功时获得双倍积分;D 组将“gloves”误拼为“glovs”时,对手组获得续接权并正确产出“scarf”;积分体系设置基础词 1 分、创新词 3 分的激励机制,三轮后高水平组凭借精准的“jacket-jeans-jumper”词链赢得连胜奖励。教师实时记录12 个高频错词,包括复数混淆(socks/skirt)与重音错位(sweater)等问题,课后生成动态错词云图并搭载 AI 跟读系统,供末位组通过“闯关复活赛”赢取附加分。此设计主要通过分层机制降低学习焦虑,契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四、结语
综上,探究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实践中的应用极具现实价值和意义。综上,探究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实践中的应用极具现实价值和意义。将游戏融入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的行之有效的策略。通过创设趣味性的语言情境,学生能够更为自然地掌握词汇与句型;借助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迁移与实际表达能力的提升;而竞技类游戏则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增强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需持续探索创新游戏化教学模式,系统性地设计游戏活动,构建起“激发兴趣 - 引导运用 - 深化探索”的教学闭环,切实助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敏. 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校园英语 ,2025,(05):184- 186.
[2] 还燕 .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 山西教育 ( 教学 ),2024,(04):45- 46.
[3] 付金燕.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中学生英语 ,2024,(06):113- 114.
作者简介:
姓名: 迟平
出生年月 :1989.11.01
性别: 女
民族: 汉
籍贯: 河北省泊头市
现供职单位: 泊头市解放小学
职务: 教师
职称: 中小学二级教师
研修方向: 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