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演员的角色体验分析
苏卫东
乌兰察布市艺术剧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引言: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丰富的情感内涵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演员作为戏曲艺术的直接呈现者,其对于角色的理解程度与演绎程度可直接影响表演质量。角色体验指的是演员将自身与角色进行融合的过程,不仅是连接演员与角色的桥梁,更是连接角色与观众的桥梁。在戏曲表演中,演员不仅应具备较好的基本功,更应具备角色体验能力,感知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其情感变化,才能更好地完成对于角色的塑造。
一、戏曲演员角色体验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角色表演效果
近年来,戏曲艺术在社会上的受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于戏曲演员的表演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戏曲演员角色体验的积极作用来看,其可有效提高角色的表演效果。在具体的表现上,戏曲表演的最终目的在于向观众呈现具有鲜活且立体性格特征的角色形象,在演员进行角色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情感变化以及行为逻辑,使得表演更具真实性与感染力。例如在性格塑造中,不同的戏曲角色在性格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而演员利用角色体验,能够深度挖掘角色性格中的细微之处与矛盾之处,并在表演中利用眼神表情以及动作等细节进行展现,能够使得观众感知到戏曲角色的独特魅力。而在情感表达中,角色体验能够使得演员更好地理解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状态,并在表演中准确且生动地进行演绎,可为观众营造出沉浸式的戏曲场景,感知戏曲角色的艺术魅力。除此之外,戏剧表演通常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角色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中,其表现与情感变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演员利用角色体验,能够从整体的角度上把握角色在故事发展中的行为逻辑以及情感脉络,提高角色表演的连贯性,更提高整体的表演效果[1]。
(二)提高演员表演能力
角色体验在提高演员表演能力中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具体的表现上,角色体验能够使得演员的表演戏路得以拓宽,由于不同的戏曲角色在身份性格以及经历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演员在体验不同角色的过程中,需对于自身的表演方式以及情感表达进行不断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角色表演的需求,要求演员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与塑造能力,可促进演员在表演范围上的扩大以及表演技巧上的全面。并且演员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需要深入感受角色的各种情感变化,有利于提高演员的情感感知能力与表达能力。除此之外,角色体验促使演员针对戏曲人物以及戏曲艺术进行深入感知,理解戏曲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以及思想情感,有利于提高戏曲演员的艺术修养与表演水平。
二、戏曲演员角色体验的实施策略
(一)做好剧本研读
为提高戏曲演员的角色体验能力,演员需做好剧本研读工作,从而为后续的体验做好准备。戏曲剧本包括唱词以及念白等,涵盖角色的身份背景、性格特点以及情感变化等重要信息。演员在进行剧本研读中,需做好整个剧本的通读,掌握故事的时代背景、主要矛盾冲突以及人物关系,从整体的角度上把握单个角色在故事中的作用与地位。其次,演员需重点分析角色的唱词与念白。唱词与念白是角色表达情感以及展现性格的重要载体,其中的情感信息以及潜台词均较多。在研读中,演员应逐字逐句地感知唱词与念白的含义,分析角色在唱词中的心理状态以及情感需求,便于在后续的表演中更好地进行演绎。最后,演员还可结合过往的戏曲表演传统以及舞台提示对于文本进行解读。由于舞台提示能够对于角色的动作表情以及舞台氛围进行说明,可帮助演员更好地把握角色的表演细节,使得演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实现对于角色表演
的创新[2]。
(二)做好素材积累
素材积累是戏曲演员进行角色体验的重要保障,丰富的素材能够为演员塑造角色与体验角色提供更多的灵感与依据。在素材积累中,演员应主动学习与角色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习俗以及文化传统等,从而使得演员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才能在后续的表演中展现出角色的身份特征。与此同时,戏曲角色的情感与行为更与现实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演员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需做好生活素材的积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各种人物与现象,积累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以及情感表达方式,并将其与角色表演进行有机融合,提高角色塑造的真实性。最后,演员还可积累其他艺术形式的素材,例如电影、电视剧、话剧、绘画以及音乐等,不同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演员可借鉴其中的有益元素,使得自身在塑造戏曲角色中获得更多的灵感[3]。
(三)做好情感带入
在戏曲演员进行角色体验中,需关注情感代入的重要作用,将自身的情感与角色的情感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深化对于角色的理解。为使得戏曲演员更好地进行情感代入,需找出其与角色情感之间的共鸣点。演员可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寻找与角色情感相似之处,从而更好地进入角色的情感世界中。而针对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情感,可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方式主动建构出角色所处的情境,感知这一角色在当时情境中的情感状态。例如在演绎英雄人物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情感中,演员可将自己置于当时的危机情境中,思考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及选择,从而感知角色的英勇与担当。在情感代入的过程中,由于戏曲表演要求在情感表达中应以适度原则为主,需在保证真挚强烈的情感表达时避免出现过度夸张的情况。演员在这一过程中,需做好情感表达在尺度上的把握,利用自身的专业技巧以恰当的方式进行情感的展现。
(四)做好日常训练
为提高戏曲演员的角色体验能力,演员需做好日常训练工作,保证自身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与表演素养。在日常训练中,戏曲演员应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坚持练习唱腔的音准、节奏与情感表达。在练习念白中,需保证念白语气、语速以及清晰度符合要求,保证念白具有表现力。在表演技巧训练中,戏曲演员可利用即兴表演以及模拟表演等方式,提高自身的角色塑造能力。可模仿优秀演员的表演方法,学习其表演技巧以及角色处理形式。除此之外,演员还需关注对于心理素质的训练,利用心理暗示以及舞台实践等方式增强自信心与抗压能力,使得演员在表演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心态,更好地进行角色体验与情感表达。结语:具备角色体验能力的戏曲演员不仅可提高表演效果,更可提高演员自身的表演水平。在戏曲演员角色体验的实施策略上,需做好剧本研读工作以及素材积累工作,加强日常基本功的训练,更应以情感代入的方式实现与角色的情感共鸣,保证自身的角色体验能力契合表演需求,助力戏曲艺术在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杭霖 . 论戏曲表演传承基本层面的问题与思考 [J]. 丝路视野 ,2021(12):117-118.
[2] 杨勇 . 角色理解在戏曲演员表演中的创新与变革 [J]. 武侠故事 ,2023(33):12-14.
[3] 汪兰兰 . 戏曲演员的塑造角色探究 [J]. 东方娱乐周刊 ,2025(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