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加氢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研究

作者

王海青 陈宾

淄博鑫泰石化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5400

一、引言

加氢技术是石油化工领域提升油品质量、生产清洁燃料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的精制及重质油的轻质化过程。加氢装置在运行中需消耗大量能源,主要包括燃料气(用于加热炉)、电力(用于压缩机、泵类设备)、蒸汽(用于换热及伴热)等,其能耗约占炼化企业总能耗的 20%-30% 。随着能源价格上涨及环保要求趋严,降低加氢装置能耗已成为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加氢装置的工艺特点,系统分析能耗源头,并提出针对性的节能降耗措施。

二、加氢装置能耗构成分析

加氢装置的能耗主要源于工艺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及损失,其构成复杂且涉及多个系统,具体可从反应系统、分离系统和辅助系统三个核心维度进行深入解析。在反应系统中,能耗呈现出“供需失衡”与“转化损失”的双重特征。尽管加氢反应本身属于放热反应,能够释放一定热量,但反应的启动与维持需要严格的高温高压环境(通常温度在200-400℃、压力可达 10-20MPa),因此必须通过加热炉提供大量初始热量,这部分燃料气消耗占反应系统能耗的 20%-25% 。更为突出的是,反应生成的高温产物(温度常超过 350qC )在进入后续分离环节前,需通过冷却系统(如空冷器、水冷器)降温至 100C 以下,此过程中约40%-50% 的热能未被有效回收,直接通过冷却水或空气散失,形成显著的能量浪费。而循环氢压缩机作为反应系统的“能量核心”,其能耗占比尤为关键——为维持反应系统内氢气的高压循环(循环氢纯度通常需保持在 85% 以上),压缩机需持续运转,其电耗或蒸汽消耗量占装置总能耗的 30%-40% ,部分老旧装置甚至可达 50% ,是制约整体能效的核心瓶颈。

分离系统的能耗则集中体现为“冷热错配”与“梯级浪费”。反应产物需依次经过高压分离器(操作压力约 10-18MPa )、低压分离器(操作压力约1-3MPa)及分馏塔完成组分分离,其中分馏塔的能耗占比最高。分馏塔再沸器为维持塔内自上而下的温度梯度(塔顶约 100C 、塔底可达 300C ),需消耗大量中压蒸汽(通常为 1.0-1.6MPa ),单塔蒸汽耗量可达装置总蒸汽消耗的 30%-40% ;与之相对,塔顶冷凝器又需通过大量冷却水移除低品位热量(温度约 80-120C ),这种“高温热源需外供、低温冷源需消耗”的冷热能量不匹配现象,导致分离系统能效仅为 60%‰ 。此外,分离器的压力等级切换过程中,部分高压流体的节流降压也会造成能量损失,进一步增加能耗负担。辅助系统的能耗虽分散但总量可观,主要包括设备运转损耗与公用工程浪费。装置内的泵类(如原料泵、产品泵)、风机(如加热炉引风机、鼓风机)等转动设备,其电力消耗占装置总电耗的 25%-30% ,其中传统节流调节方式下的离心泵,效率往往低于 70% ,造成额外电能损失。加热炉作为贯穿反应与辅助系统的关键设备,其燃烧效率不足是重要能耗痛点——若过剩空气系数控制不当(理想值约 1.1-1.2,实际常达 1.3-1.5),或排烟温度过高(部分装置超过 300C ),会导致燃料气浪费 10%-15% 。同时,蒸汽、氮气等公用工程的不合理使用也加剧能耗,例如蒸汽伴热系统的疏水阀泄漏、氮气吹扫量过大等,均会造成能源的无意义消耗。

上述三个系统的能耗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例如,反应系统的热能回收不足会增加分离系统的加热负荷,辅助系统的设备效率低下又会放大前序系统的能耗损失。因此,精准识别各系统的能耗特征与关联机制,是制定系统性节能降耗措施的前提,也是提升加氢装置整体能效的关键所在。

三、加氢装置节能降耗具体措施

(一)工艺优化与能量梯级利用

1. 优化反应条件

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等参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例如,采用低温高活性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初始温度,减少加热炉负荷;合理降低循环氢量,可减少循环氢压缩机的功率消耗。

2. 强化换热网络

利用夹点技术对装置换热网络进行优化,提高反应产物与原料油、冷进料的换热效率,减少加热炉和冷却系统的负荷。例如,将高压分离

器的高温产物与原料油直接换热,可将原料预热温度提高 50-80C ,降低加热炉燃料消耗。

3. 回收低位热能

针对分馏塔顶的低温余热( 100-150C ),可通过热泵技术提升能级后用于加热塔底物料,替代部分蒸汽消耗;或利用余热锅炉产生低压蒸汽,用于装置伴热或驱动汽轮机,实现能量梯级利用。

(二)设备升级与改造

1. 压缩机节能改造

循环氢压缩机是加氢装置的“能耗大户”,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可根据反应需求动态调整压缩机负荷,降低电耗;对于蒸汽驱动的往复式压缩机,可通过优化蒸汽管网压力、回收乏汽热量等方式提高效率。

2. 加热炉效率提升

加热炉热损失主要源于排烟温度过高和过剩空气系数过大。通过更换高效燃烧器、增设空气预热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助燃空气),可将排烟温度从 300cC 以上降至 150qC 以下,燃烧效率提升 5%-10%. ;同时,采用自动风门控制过剩空气系数,减少燃料气浪费。

3. 泵类设备节能

对装置内的离心泵进行变频改造,根据流量需求调节转速,替代传统节流调节方式,可降低电耗 15%-30% ;更换高效叶轮、减少管道阻力损失,也能进一步提升泵效。

(三)自动化控制与智能优化

1. 先进控制系统(APC)应用

通过 APC 系统实时监控反应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动态优化加热炉负荷、压缩机转速等操作变量,实现装置在最优工况下运行,减少人为操作偏差导致的能耗波动。

2. 在线能效监测

建立能耗实时监测平台,对燃料气、电力、蒸汽等消耗进行分项计量与分析,及时发现异常能耗点。例如,通过监测加热炉烟气氧含量,实时调整风门开度,确保燃烧效率稳定。

3. 数字化模拟与优化

利用 Aspen Plus 等流程模拟软件,对加氢装置全流程进行建模,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能耗分布,优化分馏塔回流比、换热网络温差等参数,为节能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四)管理机制完善

1. 建立能耗考核制度

将能耗指标分解至班组及岗位,通过定期考核与奖惩机制,提高员工节能意识。例如,设定加热炉热效率、循环氢压缩机单位电耗等关键指标,推行“能耗对标管理”。

2. 加强设备维护

定期对加热炉、换热器、泵等设备进行检修,减少因泄漏、结垢导致的能量损失。例如,及时清理换热器管束结垢,可使换热效率恢复10%-20% ;定期校验仪表精度,确保操作参数准确。

四、结语

加氢装置的节能降耗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结合工艺特点、设备性能及管理水平,从优化工艺参数、升级关键设备、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及完善管理机制等多维度入手。通过强化能量梯级利用、降低高耗能设备能耗、提升自动化管理水平,可有效降低装置综合能耗。未来,随着低碳技术的发展,加氢装置与新能源(如光伏供电、绿氢替代)的结合将成为节能降耗的新方向,为炼化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吴海波 , 吴宜鸿 . 减压渣油加氢脱硫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研 究 [J]. 石 油 石 化 物 资 采 购 ,2023(21):105- 107. DOI:10.12316/j.issn.1674- 0831.2023.21.035.

[2] 何晓钟 . 柴油加氢装置节能降耗工艺措施 [J]. 石化技 术 ,2024,31(9):309- 310. DOI:10.3969/j.issn.1006- 0235.2024.09.109.

[3] 周智君 . 柴油加氢装置节能降耗设备方面措施 [J]. 中国化工贸易 ,2018,10(28):163. DOI:10.3969/j.issn.1674- 5167.2018.2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