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创新应用研究

作者

葛艳

沭阳县融媒体中心 江苏省宿迁市 223600

引言

新媒体蓬勃发展,改变了传播格局与受众的视听习惯,广播电视产业受众被分流、广告盈利模式受到冲击,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迫在眉睫。这既为其生存所需,也是满足受众需求的必然,故而对其融合路径的探究极具现实意义。

1 广播电视技术应用于多媒体内容传输的价值

1.1 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

广泛性与传播力强使广电技术成为弘扬主流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一条重要渠道,红色文化等优质内容多媒体内容传输,突破地域、时间的限制,触达广泛受众群体。《中华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以数字电视和网络平台为媒介,得以广泛传播,有效激发了广大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进而提升了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此外,通过对外传播中国故事,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广播电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2 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的是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协同进步和多媒体内容传输产业的发展,在内容创作、制作、传输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覆盖影视制作、网络运营维护等各个领域,创造出大量的工作机会,广告投放、会员订阅、电商带货等多元化的盈利模式,随着 IPTV、OTTTV 等新兴业务的兴起而不断涌现,短视频平台与广电媒体内容互通合作,推动“直播带货”等新型电商业态发展,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同时,5G+4K/8K 超高清视讯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包括设备制造、软件开发等行业领域。

1.3 提升社会生活质量的关键支撑

广播电视技术的进步,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高清流畅的多媒体内容传输,为满足娱乐需求的用户提供了高品质的影音体验,广播电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对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预警、政策解读等信息,应急广播系统都能及时发布;远程教育则通过向偏远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2 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创新应用要点

2.1 集成智能技术,提高内容自动化制作

广播电视台通过集成智能技术如 AI 和 ML 技术等,不仅能提高内容制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成本,还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内容推荐,提升用户体验,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发展。

在自动化内容制作方面,AI 系统能够通过识别视频中的场景、人物和对话,自动分析并提取关键内容。在新闻节目制作中,AI 可根据新闻稿件或脚本的内容智能化地选择视频片段、图像及背景音乐,生成初步的剪辑版本。AI 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在短时间内识别出新闻事件中的关键场景,自动剪辑出符合主题、时长要求的片段,省去人工选择和剪辑的时间。特别是在突发新闻或紧急事件的报道中,AI 能够迅速生成新闻摘要和视频片段,快速响应事件发展,缩短人工编辑的时间。此外,AI 可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识别视频中的对话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字幕文件,保证字幕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视频剪辑过程中,AI还能够智能地剔除无关内容,确保最终生成的节目符合节目编排标准,提高节目的精准度和播出质量。

在AI 编辑技术的应用方面,广播电视台可通过集成ML 和DL 技术,自动优化节目的创作与编辑流程。AI 系统能够对视频内容进行情感分析,识别视频中的情绪波动并进行自动调整。例如,AI 可通过识别观众的笑声、掌声或情绪变化自动调整节目节奏,确保节目内容更加流畅和引人入胜。AI 还能根据视频内容自动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和音效,在内容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方面做到精准匹配。对于大型综艺或娱乐节目,AI 系统可根据剧情发展和节目的情绪波动,动态调整镜头的焦点和画面切换,提升观众的沉浸感和观看体验。AI 还可通过分析大量的观众数据和行为,了解观众偏好,在编辑过程中推荐适合的节目特效和视觉元素,提升节目的质量和观赏性。

2.2 基于5G 技术的高速传输应用

5G 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点,为广播电视工程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节目制作环节,5G 技术展现出强大优势。拍摄现场的设备借助 5G,可将高清视频实时传输至制作中心。导演与制作团队无需亲临现场,便能第一时间获取精准的拍摄画面。导演能依据画面,远程向拍摄人员清晰指导拍摄角度、演员走位等。制作团队即刻开展后期制作,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显著提高节目制作效率。在节目播出环节,5G 技术能够支持超高清视频直播,观众通过 5G 终端设备可以流畅观看 4K 甚至 8K 画质的节目,获得更加逼真的视听体验。在一些大型文艺演出直播中,借助 5G 技术,观众可以清晰看到演员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细节,提升了直播的观赏性。

2.3 优化平台运营管理

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与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紧密相连。以用户为中心,提升新媒体平台的用户体验与服务质量,同时积极探索灵活的平台运营机制以激发创新活力,是推动广播电视产业迈向新高度的关键策略。内容推荐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精准洞察用户的兴趣偏好、观看历史和行为习惯,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节目单和内容推荐,不仅要涵盖热门的影视剧、综艺节目,还要挖掘小众但优质的内容,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让用户在平台上不断发现惊喜。

鼓励内部团队进行创新项目的尝试,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对于提出新颖运营模式、功能模块或内容形式的团队给予奖励和资源支持。引入外部合作伙伴,如独立的内容创作者、技术开发团队、营销机构等,通过合作举办活动、共同开发新节目形式、拓展广告营销渠道等方式,为平台注入新鲜血液和多元思维。建立敏捷的决策机制,减少烦琐的审批流程,让平台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及时调整运营策略和内容方向。

2.4 物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通过将广播电视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在广播电视发射塔、转播站等关键设备设施内部,精心部署了一系列先进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敏锐的感知触角,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实时精准采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从设备内部的温度变化,到环境的湿度情况,再到供电的电压参数等,事无巨细。采集到的数据迅速通过高速网络通道,以毫秒级的速度传输至管理中心。在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各项数据动态更新,为工作人员及时掌握设备情况、保障广播电视信号稳定传输提供有力支撑。

结束语

在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是技术升级的需求,更是提升用户体验和行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未来,随着5G、AI、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融媒体模式下的广播电视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推动社会信息化、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卢贤兵 . 现代广播电视工程中网络技术的融合与应用 [J].E 动时尚,2024(4):16-18.

[2] 罗贤勇 . 云转播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21(3):44-46.

[3] 刘岩. 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中的应用[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21(1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