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面试心理落差案例的德育辅导研究
汤嘉荣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一、引言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高技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但高技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因学历认知偏差、技能匹配度不足等问题面临就业压力。面试失败易引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甚至出现自我否定、逃避就业等行为。班主任作为学生职业发展的引导者,需通过德育干预帮助学生重构认知、提升能力,实现从“技能培养”到“职业赋能”的转化。
二、案例背景
1. 案例概述
本案例中的主角是咱们班 21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高级 1 班的班长陈子濠,高技四年级学生,性格外向,专业技能扎实表达能力强。在校期间多次参与技能竞赛获奖,但求职过程中面试广州燃气公司中面试失败,后面也出现多次面试失败,表现为情绪低落、拒绝沟通、逃避求职活动,甚至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躯体化症状。
2. 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主要反映的是就业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
3. 问题关键点
一是帮助子濠了解就业市场,分析自身优势,明确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二是帮助子濠重拾信心,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从而缓解压力、减轻焦虑,走出心理困境。
三、心理辅导过程
1. 主动约谈,找出问题症结
作为班主任本人第一时间约谈子濠同学,详细了解其生活状况、心理状态,学习和求职的具体情况,精准找出问题所在。子濠对自身优劣势和外部环境缺乏深入的剖析,子濠有明晰的职业规划,在去向选择上有主见也有准备。子濠是班长,一向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但是求职还是屡屡碰壁,信心严重受挫,心理压力不断加重。
2. 分析形势,调整就业观念
一方面是从外部环境出发,分析当前国内就业整体环境和工业机器人行业就业的具体特点,帮助子濠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是从个人特质出发,帮助子濠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找出自身职业兴趣、专业特长、职业价值观等,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结合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找寻职业适配性。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明确求职方向,调整不合理的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 多措并举,精准就业帮扶
一是完善个人简历,传授求职技巧。指导子濠对之前制作的简历进行修改,美化格式,优化内容,强化指向,铺好求职的第一块敲门砖。根据子濠的求职意向,在单位筛选、简历投递、面试技巧方面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让其求职有方,内心不慌。
二是提前了解企业,抢抓招聘机遇。指导子濠对提前发布的校园招聘单位进行调查和了解,筛选出意向单位,结合用人要求修改简历,做好求职准备,在招聘会上主动出击。
三是用好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及时关注国家高技能人才就业服务平台、校园就业服务平台上的招聘信息,学会使用地方人社平台提供的就业信息,充分利用线下和线上招聘会,利用好老师、家长、朋友等人脉资源,做好岗位推荐,打开就业视野,拓宽就业渠道。
4. 重塑信心,提高心理韧性
通过谈心谈话、心理咨询、朋辈支持等途径,及时对子濠进行心理疏导,排解焦虑情绪。在专业基础、个人能力、实践能力、性格品质等方面深入挖掘子濠的优势特长,肯定其自身优势。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给子濠提供情感支持和方法指导,帮助其提高心理韧性,尽早走出困境。
5. 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于应聘落选中淘汰者的心理辅导工作至关重要。本人与子濠的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子濠的心理状态和需要,并鼓励他们给予子濠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还建议子濠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志愿者服务,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交流和学习,增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四、经验与启示
严峻的就业形势是近年来毕业生的主要压力来源。缺乏职业目标、没有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不足、招聘信息不畅等都是加重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做好技工院校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工作,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未来的心理辅导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 前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生涯讲座等为契机,从第一年开始,分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针对性指导,引导学生尽早发现自我、提升自我,确立自身职业发展目标。
2. 构建创新创业体系:以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大赛、双创项目、学生社团、专题讲座、校企合作等形式,帮助学生尽早了解就业创业政策,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和专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就业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3. 精准实施就业帮扶:充分了解就业困难学生的个人情况、求职意向、困难原因等,指导简历设计、传授求职技巧、畅通就业信息、推荐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困难学生的一对一、点对点帮扶,让辅导员、专业导师都成为学生的就业导师,让学生把握就业机会,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4. 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于淘汰者的心理辅导工作至关重要。心理辅导工作者应该与淘汰者的家长进行深入沟通,鼓励他们给予淘汰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应该引导淘汰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5. 长期关注与跟踪:心理辅导不应该是一次性的工作,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辅导工作者应该对淘汰者进行长期的关注和跟踪,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子濠经过本人的心理辅导后找到了工作,现在已经在实习中了。本案例表明,班主任通过认知重构、技能提升、家校协同等德育策略,可有效帮助高技学生突破面试受挫心理困境,实现从“求职焦虑”到“职业自信”的转变。未来需进一步探索“技能德育”融合路径,将职业素养培养贯穿高技教育全过程,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彭凯平 . 积极心理学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9.
[2] 湖南师范大学尹华站教授团队. SMILE 心理防护体系在高职的应用 [R ]. 2025.
[3] 心理健康蓝皮书 :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2023- 2024)[R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