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护理的矮小症生长激素治疗护理路径构建与实践
万晓路
陕西省人民医院,710068
前言:矮小症是一种儿童分泌疾病,患有该疾病的患者由于身高显著低于同龄人所以不仅伴随生理异常症状,心理状况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也较差。其次,如果没有落实有效治疗,部分患者成年后出现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的概率也较高,基于此为了保障患者预后,应落实有效治疗。临床上通常采用生长激素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如果干预不到位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为了提升矮小症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并改善其预后,就根据临床实践分析科学护理方法的构建方式,并通过研究护理方式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人数:
对照组:人数:50 人,男性:25 人,女性:25 人,其中患者最小年龄数据:5 岁,最大年龄数据:11 岁,经计算得出平均年龄( 7 . 1 5 ± 1 . 1 6 )岁。观察组:人数:50 人,男性:26 人,女性:24 人,其中患者最小年龄数据:5 岁,最大年龄数据:12 岁,经计算得出平均年龄( 7 . 1 9 ± 1 . 0 6 )岁。100 例患者在疾病严重程度、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P> 0 . 0 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方法构建:在知网、万方以及其他数据库中输入“矮小症”“生长激素治疗”“临床护理”等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章,获取文章后经筛选选出具有权限性且最新理念的文章。之后采用 JBI 证据分析系统进行分级,分为强推荐和弱推荐。一级证据全面整合大量相关研究,减少误差,强推荐。二级证据为所选文章随机分组干预,设计严禁,样本足,强推荐。三级证据没有随机分组,弱推荐。四级证据总结病理不进行对照,仅为初步探索,弱推荐。根据强推荐的内容设计护理路径框架,框架设计后会进行专家论证,邀请儿科内分泌专家、临床药师以及护理专家对设计的护理内容实施论证,论证后总结护理路径[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构建的护理路径:
第一,患儿入院后对于骨龄、IGF-1 进行检测并对其家族史进行采集,根据了解的内容制定护理方案。由于患者疾病处于不断变化中,所以每 3个月会检测一次患者疾病情况,并建立电子档案,将检测的数据记录进档案中。落实电子档案管理时如果记录的数据存在异常系统会自动触发复诊提醒。
第二,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分层教育,如采用视频讲解、在线答疑、发放健康手册等多种方式,充分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矮小病疾病知识。提升其认知后要使用视频联合VR 模拟方式让家属掌握皮下注射的技巧 [2]。
第三,定期对患者实施心理评估,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会指导其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深呼吸等锻炼。也会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订饮食方案。
第四,采用 PDCA 循环对护理路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存在问题会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常见并发症有皮疹、糖代谢异常、良性颅内压增高。研究指标有发生和未发生,发生率越低说明护理干预方式实施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5.0 软件对本研究数据后实施处理,研究中 n ( % ) 是计数资料的表示项,(
)是计量资料的表示项,检验方面,X2 用来检验计数资料,t 用来检验计量资料,如得出数据
,则本研究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如表一所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 0 5 )。


3 讨论
矮小症对患者身体以及心理都存在不良影响,在采用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心理状况差、知识掌握度不高,所以经常由于不规范操作引发不良问题。
而落实构建的护理路径能充分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矮小症疾病以及生长激素治疗要点,当切实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时,就能实现护理服务从医院到家庭的闭环管理,进而可以通过有效管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没有将特殊病因矮小症患者纳入,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护理效果,应设计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研究[4\~6]。
综上所述,基于循证护理构建护理路径能降低矮小症生长激素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陆云. 矮小症患儿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结果特征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 2024, 40 (30): 89-91.
[2] 李芳芳 , 沈月华 , 沈华琪 . 矮小症患儿激素替代治疗无效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妇幼保健 , 2024, 39 (21): 4277-4280.
[3] 陈立娟 , 李斌 , 杨丽昕 . 赖氨肌醇维 B12 口服液联合 r h G H 对特发性矮小症儿童骨密度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影响 [J]. 实用医学杂志, 2025, 41(05): 731-735.
[4] 刘青, 张伟淳, 陈波, 等. 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和肝脏表达抗菌肽-2与儿童特发性矮身材的相关性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2024, 26 (12): 1261-1266.
[5] 谭娟 , 汤勇泉 , 王汇通 , 等 . 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应用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前后免疫状态的变化 [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24, 44 (12): 1696-1701.
[6] 张德会 , 程文旭 , 张伦敏 , 等 . 长效与短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研究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2024, 40 (15): 2178-2181.
作者简介:万晓路 ,1990 年,女 ,汉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本科,陕西省人民医院 ,710068,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