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过程的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点研究
徐攀
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引言
建筑行业消耗了全球约 40% 的能源和大量的水资源、原材料,其产生的废弃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绿色建筑的推广成为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不仅能够降低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建筑品质,满足人们对健康、舒适生活环境的追求,对于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 全过程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价值分析
1.1 保障工程质量,减少安全隐患
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督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在前期报监阶段,监督部门严格审核建设单位提交的报监资料,包括工程立项文件、施工图纸、施工单位资质证书等,确保资料齐全且真实有效,对报监流程进行细致把控,明确各方责任主体,规范报监程序,保证工程从起始阶段就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施工阶段,从抽查人、材、机报验手续到施工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控,通过定期抽检、工艺审核等手段,全方位保障工程质量,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质量角度去看,优质水利工程可提供稳定水资源供应,满足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为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比如一些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能给周边地区工业企业提供充足水源,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在安全控制方面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可避免因安全事故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确保工程按时完工并顺利投入使用。安全可靠的水利工程,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并且良好的水利工程还能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所以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3 增强行业规范,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行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规范的约束,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督是强化行业规范的关键力量。在监督过程中,严格要求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自身行为,这不仅保障了单个工程的质量安全,还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企业提升自身实力,促进行业整体进步。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监督工作促使行业不断更新标准规范,引领技术创新,提高行业科技含量,推动水利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稳步前行。
2 基于全过程的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保障措施
2.1 规划方案审查监督
(1)工程总体布局审查:监督工程的总体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各建筑物的布置是否符合水利工程的运行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以水库工程为例,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主要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应经过精心设计,确保在洪水来临时,溢洪道能够顺畅泄洪,输水洞能安全输水,且各建筑物之间相互协调,不产生不利的相互影响。审查时要结合地形地貌、水流特性等因素,判断总体布局是否有利于工程的施工、运行管理及维护。(2)规划标准合规性审查:检查规划方案是否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水利工程规划标准与规范。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水利工程有相应的防洪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等要求。例如,防洪工程的防洪标准应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和洪水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合理确定,若规划标准过低,将无法有效抵御洪水侵袭,危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若过高,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监督部门需确保规划方案在标准选用上合规且恰当。
2.2 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审查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专项施工方案则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监督要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是否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如在大型渠道工程施工中,要根据渠道的长度、地形条件、施工难度等,合理划分施工段,选择合适的土方开挖、衬砌施工设备和工艺,安排施工进度时要考虑季节性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同时制定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和针对高处作业、施工用电等的安全保障措施。对于深基坑开挖、高边坡支护、围堰施工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审查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经过专家论证,论证意见是否合理采纳,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3 施工阶段质量安全监督要点
施工阶段是质量安全监督的关键时期,质量监督部门运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保障工程质量。在原材料质量把控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利用高精度的化学分析仪器和物理检测设备,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钢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进行严格检测,如使用 X 射线荧光光谱仪快速分析钢材中的元素含量,确保原材料质量达标。在施工方案审核方面,质量监督部门要求施工单位提交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资源配置等进行深入审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运用工程经验和专业知识,评估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提出优化建议,避免因施工方案不合理导致质量安全事故。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监督检查,要求施工单位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并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对高处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严格审查作业审批手续,监督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4 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得建立起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与企业自检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机制,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的宏观管理工作,制定质量监督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并加强对质量监督机构的管理和指导,社会监理单位要严格依照监理合同和相关标准规范对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开展监理工作,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细致的把关,要加强对施工原材料、构配件以及设备的质量检验,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进行旁站监理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除此之外,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以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符合标准要求的同时,要加强质量信息管理并建立质量档案,及时反馈质量问题从而为质量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
结语
总之,基于全过程的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是保障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全过程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价值分析、环节划分、要点把握以及保障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水平,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实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不断完善监督制度和方法,提高监督人员素质,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彦军 .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和安全控制分析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11):254-256.
[2] 刘道霞.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措施分析[J].水上安全 ,2025,(09):131-133.
[3] 陈永存. 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 ,2021,28(05):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