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

作者

郝丹芳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街道办事处 内蒙古自治区 014300

摘要:随着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绿色小麦种植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绿色小麦种植不仅能够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然而,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田间管理技术的复杂性和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成为主要挑战。本文旨在分析绿色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及其推广策略,为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推广

引言

绿色小麦种植是实现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其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技术门槛高、推广难度大,绿色小麦种植在我国的普及率仍然较低。田间管理技术的科学性和推广策略的有效性是决定绿色小麦种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绿色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措施和技术推广路径,探讨如何克服推广中的障碍,为绿色小麦种植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助力农业绿色化进程。

1绿色小麦种植概述

绿色小麦种植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可持续的农业技术,尽量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高效利用的一种种植模式。与传统小麦种植相比,绿色小麦种植更加注重土壤健康、水资源保护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旨在生产出安全、优质、无污染的小麦产品。其特点包括使用有机肥料、推广轮作和间作技术、采用节水灌溉系统以及利用天敌和生物制剂控制病虫害。绿色小麦种植不仅能够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绿色小麦种植已在全球多个地区得到推广,特别是在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实现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重要途径。

2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措施

2.1合理促控

根据小麦生长情况,采取相应的田间促控方法,如促弱转旺和控制旺长。一是促弱转旺。播期偏晚的晚茬麦田,积温不够是影响年前壮苗的主要因素,田间管理要以促为主。对于播期偏晚的晚茬麦田,积温不足是影响小麦年前壮苗的主要因素,因此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具体措施包括适时追施氮肥,促进分蘖和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逆性;合理灌溉,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小水灌溉,确保水分供应充足;同时,结合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此外,可喷施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加速弱苗转化,确保小麦在越冬前达到壮苗标准,为高产奠定基础。

2.2病虫害综合防治

绿色小麦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为实现生态友好型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和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通过轮作、间作和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采用诱虫灯、色板等物理手段诱杀害虫,降低虫口密度;在病虫害严重时,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施药,避免环境污染;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通过综合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害,确保小麦健康生长,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2.3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是绿色小麦种植的关键,既要满足小麦生长需求,又要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根据小麦生育期需水规律和土壤墒情,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避免大水漫灌;在拔节期和灌浆期等关键需水阶段,确保水分供应充足,促进籽粒形成;在雨季或土壤湿度较高时,及时排水防涝,避免根系缺氧;结合土壤改良,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分流失。通过科学的水分管理,既能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又能节约水资源,实现可持续种植。

2.4施肥管理

绿色小麦种植的施肥管理应注重生态环保和养分高效利用,以有机肥为主,结合秸秆还田和绿肥种植,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和小麦需肥规律,实施精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在苗期和拔节期适时追施氮肥,促进分蘖和茎秆生长;在灌浆期适量补充磷钾肥,提高籽粒品质和产量;结合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满足小麦对微量养分的需求。通过科学的施肥管理,既能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又能减少化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绿色种植目标。

3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措施

3.1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

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绿色小麦种植的相关政策,为技术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设立专项补贴,对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的农户给予资金奖励,降低其生产成本;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参与绿色小麦种植;建立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为绿色小麦产品提供市场准入便利,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此外,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为绿色小麦种植提供技术保障。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推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监管,确保补贴资金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避免资源浪费和滥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形成绿色小麦种植的良好发展环境,吸引更多农户和企业参与其中,推动绿色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3.2农民培训与技术示范

农民是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直接实施者,因此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示范至关重要。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现场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关键技术;建立绿色小麦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实地观摩和操作演示,让农民直观了解技术的实际效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课程、手机APP等,提供便捷的技术学习渠道,扩大培训覆盖面。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示范,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种植积极性,推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普及应用。此外,还应建立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和问题解决方案,确保技术推广的可持续性。通过培训与示范相结合,逐步提升农民的技术能力,为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3.3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

市场推广是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成功推广的关键环节,通过媒体宣传、展销会等方式,向消费者普及绿色小麦产品的健康价值和环保意义,提高市场认知度;与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合作,建立绿色小麦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覆盖面;打造绿色小麦品牌,突出其生态、安全、优质的特点,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农业模式,保障绿色小麦的稳定销售,增强农户种植信心。通过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提升绿色小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绿色种植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加强绿色小麦产品的质量监管,确保其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维护品牌信誉。通过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相结合,形成绿色小麦产品的市场优势,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投资者,为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持续动力。

结束语

绿色小麦种植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田间管理技术的科学性和推广策略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其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分析绿色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措施和技术推广路径,提出了政策支持、农民培训、市场推广等多维度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郜凤祥,王芳,高照军.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探讨[J].河北农机,2023,(21):49-51.

[2]马艳艳.试论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J].种子科技,2023,41(15):139-141.

[3]袁东学,张庆芝.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2):209-211.

[4]郑美,胡鹏飞.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意义及建议[J].种子科技,2022,40(01):34-36+66.

[5]齐静.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的推广方法[J].农家参谋,2022,(0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