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探析
汪文静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2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是党成立百年以来一次划时代的重要大会,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是当今乃至今后一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明确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原则遵循、途径及意义,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民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一、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原则遵循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以来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正站在时代的重要转折点,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剧了世界经济中的风险和不安全性,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将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引导学生坚持党的领导,培养学生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走向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中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走的康庄大道。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中国道路作为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要求我们贯彻落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真正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确立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将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激发学生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人民谋幸福,造福人民群众。
二、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途径
(一)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思政课教师是将二十大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主体,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对思政教师提出的“六要”,第一,政治要强,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二,情怀要深,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怀,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三,思维要新,不断学习党的政策理论,丰富自身理论知识及道德修养,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第四:视野要广,思政课教师要有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文化视野等,通过广泛的知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及国家主旋律;第五,自律要严,思政教师首先要做到知行合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第六,人格要正,歌德曾说,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才能为学生做表率,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丰富课程资源,构建大思政体系
课程资源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学校要发挥教师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当地实际,充分发掘并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统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例如红色革命老区可以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思政教师有目的的计划的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更灵活的将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二十大相关知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坚持大思政课理念,善用“大思政课”,大思政课是“集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时空领域鲜活思政教育素材,构建起纵向贯穿大中小学全学段、横向贯通学校与社会全时空的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衔接起来,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发展,构建校内校外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大中小学、社区、医院思政等协同发展,将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三、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认同
要解决中国的事情,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实现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巨大的风险挑战,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之上,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前进路上,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强大的组织保障,将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认同,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同时增强对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和政治认同,增强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不断奋斗奉献的信心和决心,不断砥砺前进。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价值生活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有关客体对主体效应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它在整个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代表着价值观的根本特征,体现着价值观的根本倾向,统率并约束其他处于非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将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张正光.党的二十大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J/OL].理论建设:1-9[2022-11-2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136.D.20221122.1536.016.html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农村工作通讯,2022(21):4-22.
张明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探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