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中,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

作者

吴传福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

本论文为永安市2023年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练习针对性与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YAKT2023107

摘要:本文以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练习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当前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实验课堂练习存在预习设计单一、操作训练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包括分层次预习练习、多元化操作训练、开放性思维训练等优化措施,通过实践验证优化后的课堂练习方案在提升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安全意识等方面效果显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科学合理的课堂练习设计对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练习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练习的现状分析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以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1节《铁的多样性》实验课为例,当前课堂练习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实验准备阶段,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对实验本质的深入思考,化学教师布置的预习练习多以实验步骤记忆为主,较少涉及实验原理的推导和实验现象的预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普遍表现出操作不够规范、数据记录不够完整的问题。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部分学生在观察现象时未能准确描述铜的析出过程和溶液颜色的变化,反映出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不足。

课堂时间分配的合理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在有限的课时内,化学教师往往难以兼顾实验操作指导和练习巩固,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掌握实验要点。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练习也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实验过程中,化学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时间不足,难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方式,对比先进的化学实验教学经验,实验课堂练习在设计理念、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创新能力方面,现有练习体系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二、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练习的优化路径

针对当前实验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以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2节《硫的转化》为例,提出系统的优化方案。在实验前准备环节引入分层次的预习练习设计,除基础的实验步骤熟悉外,增加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现象预测等思维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合理的预习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在实验操作环节重点优化规范操作训练、现象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处理三个方面,对于硫的转化实验,设计详细的操作规范练习表,包括加热硫粉的火焰控制、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收集等关键步骤。通过视频示范和同伴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操作规范性。同时,改进实验记录表的设计,增加定性描述和定量记录相结合的内容。

实验后的总结练习也进行了系统优化,增加开放性问题,比如改进实验装置以提高二氧化硫的收集效率,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设置实验误差分析练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间的经验交流和思维碰撞,深化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评价体系的改革是优化方案的重要内容,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包括实验操作规范性、数据记录完整性、结果分析深度、创新思维表现等方面,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练习的导向作用,实验安全教育得到加强,设计情境化的安全练习案例,在硫的转化实验中重点强调有毒气体的处理、加热操作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练习的成效评估

优化后的实验课堂练习方案实施效果显著,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升,规范操作意识增强,实验记录更加完整准确,通过实验操作考核,发现学生在实验装置组装、药品使用、数据记录等方面的表现普遍提高,进步不仅体现在考试成绩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日常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上。实验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十分明显,优化后的练习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学生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环节表现出更强的逻辑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在开放性实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展现出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实验改进方案,提出合理的实验设计建议。

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效果显著,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练习,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更加谨慎规范,能够主动识别和预防潜在风险。废物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意识也明显增强,体现了良好的科学素养,在日常实验操作中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程,正确处理实验废物。通过长期观察和数据统计,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明显提升。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和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观察和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对化学实验课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主动参与实验探究的意愿增强。这种积极性的提升,为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在实施优化方案的过程中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实验指导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更加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化学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得到促进,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和经验交流,化学教师们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

结论:通过对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练习的系统研究,发现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练习设计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包括分层次预习练习、多元化操作训练、开放性思维训练等优化措施。实践证明优化后的课堂练习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本文为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供了实践参考,对推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磊.改变观念,灵活教学——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166.

[2]申素彬.高中化学课堂有效练习的探究[J].高考,2020,(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