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主题知识结构化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
黄洁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
本论文为永安市2023年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主题知识结构化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研究,课题立项编号:YAKT2023090
摘要:本文聚焦主题知识结构化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发现主题知识结构化教学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为此,本文提出导入多维思维方法和构建互动反馈机制两大教学策略,以期优化高中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提升。运用主题知识结构化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系统思维能力,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主题知识结构化;高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一、主题知识结构化教学的现实困境和突出问题
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停留在文本表层解读,未能深入挖掘文本间的内在联系,导致知识碎片化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教师对主题知识结构化的认识不够深入,在教学设计时缺乏系统性思维,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课堂互动流于形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视文本间的关联性,未能有效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影响了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此外,评价体系也存在明显不足,过分注重考试导向,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过于笼统,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实施路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表现出理解深度不够、思维层次较浅的问题,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运用主题知识结构化方法时,常常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也存在问题,教师未能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难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
二、导入多维思维方法,优化阅读教学路径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入把握文本特征,引导学生从表层信息到深层内涵的解读过程。通过建立知识联系,促进学生形成结构化思维模式,提升其深度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本意义。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其从多个维度解读文本内容,形成独特的见解。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其掌握科学的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素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整合多样化的教学素材,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其文化素养。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HERITAGE为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如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tradition等,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主旨。通过设置情境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我国传统文化保护实践相结合,促进跨文化理解和思考。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分享各自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见解和建议。教师还应该设计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世界各地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其从多角度分析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通过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其文化意识。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其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
三、构建互动反馈机制,深化阅读教学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开放包容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对话,表达独特见解。这种交流不仅局限于师生之间的单向互动,更应注重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观点交流。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要通过设置分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内涵,形成个性化理解。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轨迹,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其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能力互补,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引导其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优化学习策略。在互动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共鸣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为例,教师应当构建多层次的互动反馈体系。在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文本解读阶段,教师设置递进式问题,如探讨文中提到的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体育运动的态度等。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内容,分享个人见解。在深化理解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隐含的主题,如运动精神、健康意识等,培养其深层次思维能力。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探讨运动与生活的关联,增强学习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在互动交流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主题演讲等形式,展示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在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脉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互动反馈,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更深入理解了体育运动的价值和意义,形成了健康的生活理念。这种基于主题的互动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其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
结论:主题知识结构化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导入多维思维方法和构建互动反馈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阅读能力。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方法创新和机制完善,持续推进主题知识结构化教学的深入开展。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雪芹. 基于环境主题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D]. 江苏:江苏大学,2022.
[2] 王华,杨良雄. 指向结构化知识建构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4(5):60-64.
[3] 唐邦顺,袁汉邦. 结构化知识在高中英语并列结构式阅读语篇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教师,2024,24(2):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