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结构化设计
郭俊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天福实验小学 465200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结构化”一词逐渐走进了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者的视野。然而,在探究基于结构化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路径。具体而言,首先立足于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内涵、特征和优势角度,对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加以概述;其次,立足于授人以渔、以学定教两个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结构化学习的原则;最后,列举了几种基于结构化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期优化数学课程建设,增强学生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结构化设计
引言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却被边缘化,从而导致综合与实践活动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其实,相较于其他板块的教学内容,综合与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质,是育人的良好载体,能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提供较大的时空。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彰显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概述
1.1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内涵
“结构”即事物自身各种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构成事物要素的数量比例、排列次序、结合方式和因发展而引起的变化等。“结构化学习”则是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有机梳理、归类、整合,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结构特征的知识系统。这一学习过程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数学知识网络,从而提升其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1.2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特征
基于结构化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具有知识结构性强、教学计划性强、过程条理性强等特征。从数学知识的角度出发,基于结构化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对于知识点的教学和处理重在衔接和联系。具体而言,学生接受的知识点往往并非零散化的,而是结构化的。其教学不仅凸显了知识点的本质与内涵,更强调了对知识点之间关系、衔接方式、转化应用方式的渗透。因而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具有鲜明的“知识结构化”特征;从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角度出发,基于结构化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强调对课程结构的搭建和结构化认知的渗透。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做好结构化处理,还要求其在教学中严谨落实教学计划,重视对学生结构化学习认知的启发。因此,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具有教学计划性强、过程条理性强等特征。
2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结构化设计策略
2.1明确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确保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相符合,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2.2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
(1)贴近生活: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体现数学思想:活动内容应体现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如分类、归纳、推理等。(3)具有挑战性:活动难度适中,既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3设计活动流程
(1)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活动目标,准备相关材料,并组织学生进行初步讨论。(2)实施阶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耐心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出改进措施,为实践活动注入新的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为学校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3)总结阶段:学生展示活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在展示环节,学生们纷纷上台,用PPT、实物展示、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呈现了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教师们认真聆听,不时点头称赞,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教师们针对每个学生的展示进行了点评,既肯定了他们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之处。他们鼓励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优点,努力改进不足。在总结环节,教师们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他们提醒学生们,活动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教师要学生们学会从活动中汲取经验,不断提升自己。最后,教师们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他们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将这些优秀品质发扬光大,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2.4实施活动策略
(1)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3)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5注重结构化的“综合与实践”反馈评价
反馈评价是综合与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注重结果性评价,同时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不仅要注重教师评价,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互动评价等。在综合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跟进学生的综合与实践活动、适度介入学生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对学生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具体样态、过程等展开即时性评价。
结语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结构化设计,有助于提高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设计出富有创意、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卢彩珠.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1.
[2] 李秋节.义务阶段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3] 彭国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35):45-47.
[4] 曹彬.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1(0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