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者

信占莹

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石黄分公司 050051

摘要:为了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首先对当前行业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明确在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最终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优化安全监管机制层面给出应对地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提供一定参考,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和顺畅。

关键词: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对策

引言: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行业是否能够实现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近些年来,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运输需求日益增长,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织混杂,导致安全管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难题和严峻的挑战。针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现状做深层次的分析,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有其现实意义。

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

(一)法规政策不断完善

近些年来,有关方面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重视,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基础性法律为实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奠定了法律基础,提供了法律框架。与此同时,针对于公路、铁路和水路等不同的运输方式也确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提出了一些管理条例,强化了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及发展的制度支撑,规范了行业内人员的行为[1]。

(二)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建立

交通运输企业逐渐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内部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很多大型运输企业设置了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在其中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出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章程,也引进了一些先进系统的全管理方法,涉及到风险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等不同的层面,强化对运输生产环节的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确保了安全管理工作科学有效。

(三)技术手段应用日益广泛

伴随着社会发展,科技提升,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其中公路运输领域配套了车辆动态监控系统、ETC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技术方式,促进车辆通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在铁路运输层面,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铁路信号技术的升级确保了列车的安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实现实时监控的任务目标。

二、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完善

虽然当前我国出台了一些和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相关联的法律法规,但是存在着部分条款陈旧落后、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的运输业态,包括网约车以及共享货车等存在着法规的不完善之处,在安全管理方面也会不可避免存在监管漏洞。

(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一些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驾驶员追求经济效益,在运输过程中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超载超限这些违规的行为屡禁不止,还有就是在交通运输企业中针对于从业人员所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现出形式化特点,无法真正有效地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三)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实际上涉及到交通运输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在安全监管环节却存在着部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的问题,导致安全监管的效率达不到理想状态。基层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相对比较薄弱,监管人员的执法水平有待于提升,在监管手段的选择上可能仍旧会采取传统的现场检查方式,而对整个运输过程的实时动态监管相对较弱。发现违规违法行为时所作出的处罚力度不足,形成的威慑力不足以震慑相关人员[2]。

三、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有关部门需要加快交通运输安全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进度,及时填补其中新兴运输业态存在的法律空缺,加强针对不同运输方式法规之间的紧密协调和衔接,让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得到明确,防止出现交叉管理误区或者管理的盲区,要保证法律法规所具有的可操作性,细化各类处罚标准,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做严厉的惩处。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反馈和评估机制,结合现实情况来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法规做优化调整。

(二)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运输企业需要对从业人员展开详细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和计划,组织人员参与到培训的过程,培训的内容主要涵盖法律法规理解、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处置方法等不同的方面,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不同的形式来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安全意识,拥有应急处置能力,还需要加强针对于驾驶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构建驾驶员安全信用档案,对违规驾驶员做重点的监督,基于多重渠道完成对乘客的安全宣传教育,尽量保证乘客拥有自我保护能力[3]。

(三)优化安全监管机制

应充分明确各部门在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分工,让各部门之间实现沟通协调以及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要加强基层监管部门的执法力量建设,保证监管人员具有优良的专业素质,也要加大对于安全监管环节的投入,要灵活应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互联网等技术,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平台,达到对运输过程实施监管的任务。还要加强对于运输企业的日常性监管,健全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对企业做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要求做出整改。

结语:实现交通行业的安全管理任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其实际成效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当前我国在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中仍旧存在着诸多挑战,通过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完善法律法规以及优化安全监管机制,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以及交通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关建民.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执法现状及对策[J].中国储运,2023,(07):127-128.

[2]高雯.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11):121-123.

[3]任柏寒,丁雪梅.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12):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