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作者

赖敏

萍乡市城镇发展服务中心 邮编:337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建筑工程日益庞大且复杂,这对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的施工技术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还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完成时间。此外,现场管理的优化对于保障施工进度、确保质量和安全同样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其现场管理方法,分析其对提高建筑工程效率和质量的作用。通过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和现场管理策略的探讨,本文旨在为建筑行业提供更有效的施工和管理指导,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益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作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强化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加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工程中,基础是整栋建筑的基础,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与稳定。强夯基础的施工工艺主要有地基处理、地基加固和地基改良三个方面。地基处理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挖土法、填土法和挤密法等,这些方法可使地基打牢,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地基加固就是向地基中添加某种材料或构造物,提高其承载力,加强抗震能力。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注浆加固和桩地基加固等,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稳定。

1.2接地处理施工技术

施工企业的一个目标就是要让人们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工作和休闲环境,在建设项目中,必须对线路进行规划,并对所有的线路都要做好接地工作。由于这里是居住楼层或娱乐场所,大楼里的电器很多,而且大楼里的人也很多,因此需要做好电气接地的处理。一方面,电力装置在具有接地电路的情况下,可以使其正常工作,充分发挥功能,另外,能够最大程度避免雷电对人们的危害,在建筑物遭受雷击时,可能会通过电线导致电器装置发生爆炸,然而,如果能够将雷电经线路传输至地表,将其散发开,提高了建筑物的抗电性,保证了人们在使用电力设备时的人身安全。

1.3防水处理施工技术

水是人类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所有建筑项目都要有良好的排水体系,此外,下雨天经常会在自然作用下发生,因此,建筑物的防水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在施工中,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采用先进的防水施工技术,加强对易渗漏部位的加固,同时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密监测,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后期在使用期间发生渗漏。在选用防水材料时,要符合国家规定,并对所用建筑材料进行取样测试,以保证项目的防水质量。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策略

2.1施工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创新

现代建筑施工组织逐渐采用扁平化管理结构,减少管理层级,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增强项目团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项目管理成为施工组织的核心,通过明确的项目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如PrimaveraP6、MicrosoftProject等)制定施工计划,实现计划的精细化管理。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利用数字化工具对计划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施工进度的可控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确保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的及时供应。通过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工地的智能化管理,包括人员考勤、设备监控、环境监测等。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建筑的智能化设计、施工和运维,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和可持续性。

2.2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项目建立了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了人员考勤、设备监控、环境监测等功能的智能化管理。采用扁平化管理结构,减少了管理层级,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和项目团队的灵活性。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利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通过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了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项目验收合格率达到100%。通过优化施工方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施工成本,实际成本低于预算约8%。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现场安全管理,实现了零重大安全事故的目标。

绿色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新兴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成本和环境影响。同时,施工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的精细化管理以及施工成本与安全管理的强化,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趋势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值得在未来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3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在现代建设项目中,管理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障项目的质量。通过专业培训,可以使管理者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与文化素养,从而提高管理与决策的水平。通过系统的培训,管理者能够对建设项目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最新的管理思想与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应变能力。只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施工现场环境下,对各方面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保证项目的按时、高质量完成。通过专业的培训,使管理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施工现场,管理者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管理者还可以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提升沟通技巧与决策效率。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团队精神,管理者才能更好的带领团队,促进项目的顺利开展。

2.4施工设备管理

在设备采购阶段,要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及施工特点,选用合适的设备。要从设备的性能、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保证所选设备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同时,应注重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能,推动绿色施工理念的贯彻。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与检修,应建立完善的维修管理体系,定期检查、维修设备,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应加强设备维护培训,提高设备使用与维护的意识,降低设备故障与损伤。另外,在使用施工机械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因操作不当而造成设备损坏或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保证工程质量。在设备更新与更新上,应根据项目需求及设备使用状况,适时进行设备更新,引进先进施工设备与工艺,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要重视施工装备的更新改造,推动装备技术升级,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建设工程建设管理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过程中,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企业和管理人员在选用施工技术、开展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时候,需根据施工环节的不同,编制出科学有效的施工现场质控方案,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保证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为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宋金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四川建材,2024,50(3):93-95.

[2]刘晓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与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四川建材,2024,50(2):230-231+237.

[3]李星辰,王盼盼.基于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J].居舍,2023,(36):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