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彭志强
天津市普林思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伴随着信息科技的持续进步,大数据技术在多个行业中的运用逐渐趋于完善。特别在环境管理这一领域内,大数据无疑占据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进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环境数据,其中环境质量问题数据和污染源数据是最为关键的。通过应用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我们能够高效地收集、整理、处理和保存相关数据,这不仅确保了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为环境管理工作的未来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应用
1 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1.1 探索创新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方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的持续恶化,各国正面临着环境污染这一重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环境保护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上,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方法常常缺少科学和系统的思维,这使得它们难以有效地解决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效率已迫在眉睫。尽管如此,环保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创新的观点和手段。在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中,环保大数据具有巨大潜力,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有力工具。环保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深度挖掘,全方位和准确地揭示环境的当前状态,从而为环境防治工作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手段进行预测,并及时调整决策方案,以达到保护环境目的。利用实时的监控和数据分析手段,我们能够迅速地识别出污染源,了解污染的扩散模式,并据此制定出更为精确和高效的预防和治理策略。
1.2 实现对未来环境的预测
利用大数据技术,我们能够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这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成分、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后得到一系列具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如污染程度、污染源分布以及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等。这批数据不只是涵盖了更广的时间和空间维度,还深入地揭示了更多的细节和变化因素。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城市环境状况以及变化情况,需要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这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我们能够构建一个更为精确的数据模型,以预测未来环境的变化方向。在构建数据模型时,我们可以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对过去的数据进行深入的训练和学习,从而创建一个预测能力极强的模型。这些建模技术能够基于现有的环境条件和过去的数据,预估未来可能出现的污染、气候变动以及生态的发展方向等。同时也可以根据预测结果来指导环境保护工作,为决策提供支持。这样的预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前确定预防和治疗措施,还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降低预防和治疗的成本。
2大数据生态环境背景下环境管理策略
2.1利用大数据做好数据整合工作
环境管理的转型首先要实现数据的整合。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所承担的职责都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各个部门在进行工作时所需要的数据也是千差万别的。而在环境管理体系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生态环境信息的多样性。在目前阶段,各个工作部门都使用不同的数据收集技术,对环境数据的编码标准也不同,收集到的环境数据不能进行实时地共享与对接,这极大地降低了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生态环境大数据的使用是一项能够改变当前环境保护现状的重大措施,它对分散的数据信息进行了高度地集成,并为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数据来源,从而为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生态环境大数据可以提高收集数据的速度,并以此为依据,将环境管理的要求进行了统一,从而可以实现跨部门的信息数据整合。在使用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进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环境数据的种类越来越多,数据类型也越来越复杂。通过对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的质量。从目前对我国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的结果来看,使用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后,能够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员工培训的效率,从而保证生态环境数据的使用效率。
2.2对环境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新要求
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是当前我国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构建并非一帆风顺。很多人都一厢情愿地认为,大数据的构建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因此只把它当成一种技术性的问题,对大数据技术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进行数据资源的管理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数据资源本身。数据上的思维方式是大数据生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将当前已经形成的环境管理方式与数据管理方式相结合,对数据管理方式展开探究。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对数据资源进行更有效的整合,构建一个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各种生态环境信息能够在网络中自由流动,让数据信息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保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其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2.3利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提高公众参与度
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进步,大众对于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的关心和参与程度日益增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众不仅能从各种网络渠道获取大量污染治理方面的资讯,而且还能够借助多种新兴信息技术了解到更多关于环境保护的动态。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这些技术方法来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他们的参与度。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建立专门针对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公众参与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外,我们还通过在线调研和公众意见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了大众对于环境污染控制的需求和期待,为政府的决策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4培养更多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极大地方便了各个行业,也给大数据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要想推动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广泛运用,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培养更多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对大数据进行动态地调整,以使其在生态环境领域中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高校和企业要经常进行交流,共同探究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组织实训交流等活动。在缺少大数据技术人才的情况下,环境管理工作任务繁重,社会关注程度高,单纯依靠传统的环境执法力量很难适应实际需要。在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构建,能够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促进政府治理观念的更新、治理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大数据将逐步成为政府政策制定的一种新型的驱动力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阶段,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的出现可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益处。再加上现代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技术,可以保证生态环境大数据被有效地推广和应用,从而使得环境管理工作可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推动环境管理工作的转型,为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朝霞.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22(36):114-116.
[2]罗美,林天佳.基于环境保护大数据的监测与智能诊断探究[J].清洗世界,2021,37(12):122-123.
[3]汤顺杰,留莹莹,张嘉雯,等.推进环境保护大数据应用和发展的建议[J].区域治理,2022(9):61-64.
[4]黄俊桦.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8):126-127.
[5]杜雪媛.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J].绿色科技,2021,23(12):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