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展中宣教作用的有效发挥
尹媛媛
云南剑川 671300
引言 :
在当前文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推动博物馆陈列馆高质量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既是重要文物的展示空间,也是公众获取知识,了解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教育平台 [1]。发挥博物馆陈列馆的宣教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博物馆陈列展的展示效果,还能够有效带动传统文化传播,增进公众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博物馆陈列展的含义与特点
(一)博物馆陈列展的现实意义
博物馆陈列展是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桥梁,博物馆通过精心策划陈列展展品组合,能够将特定时期特定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科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博物馆陈列展能够将一些古老技艺、传统习俗、文化瑰宝,展现在大众面前,重新唤起人们对于本土文化对于历史传统的认同和热爱 [2]。博物馆陈列展能够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提供免费且丰富详实的学习资源,这对于促进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与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二)博物馆陈列展的主要特点
博物馆陈列展具有突出的实物性、直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博物馆陈列展内部藏品一般会按照特定主题和逻辑关系进行陈列展示,配合灯光、场景、色彩等多手段的融合,能够使观众在步入展览后,有更真实具体的感受,也能更系统地了解相关主题知识。
二、博物馆陈列展中宣教作用
(一)展品布局作用
在博物馆陈列展中,科学合理的展品布局是陈列展宣教作用的重要引导者。展厅展品布局能够结合展览主题和观众的认知规律,指导观众循序渐进地加强对展览内容的理解。例如,在一些历史主题的展览中,一般陈列展会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摆放不同时期的文物,帮助观众更直观清晰地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4]。在一些重点展区和特殊展品中,配合一些独特的灯光和独立展柜,也能够有效吸引观众注意力,让观众在陈列展中聚焦其中的关键信息,加深对展厅核心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互动教育作用
博物馆陈列展还能为观众互动提供支持与助力,配合一些智能化的互动设备和模拟装置,观众不再是被动的展厅信息观看者,而是能够成为文化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例如,观众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需求,通过查询触摸屏,模拟体验设备等方式来主动的探索知识 [5]。这种互动设备的融合,还能使观众从多感官强化对展览知识的吸收学习,有利于提高博物馆陈列展宣教作用。
(三)展示叙事作用
博物馆陈列展如同讲述故事一般,能够通过展品的排列组合空间的安排统筹,配合图文说明来构建起完整的故事叙事结构。例如,一些文化主题的博物馆陈列展中会完整地介绍文化的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成果以及后续影响。完整的叙事链条,能够让观众更容易对此产生情感带入,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6]。当观众深入理解博物馆陈列展的文化内涵后,也能进一步加深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可和感悟。
三、如何促进
(一)明确定位宣教主题,打造知识传播体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博物馆陈列展宣教作用的有效发挥,围绕着文明互鉴开展教育叙事,能进一步突出强调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和纽带,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往互学互鉴的重要意义,也能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本次展览的宣教意义。
在博物馆陈列展中,展览者可以结合不同主题,配合详实的资料信息作为补充。此外,还可以聚焦当下的研究热点或社会热点,设置一些临时展来吸引观众注意,使博物馆陈列展更具新鲜感和吸引力。
(二)创新展陈形式,增强沉浸式体验
创新博物馆陈列展展陈方式,也能够进一步扩大博物馆陈列展的宣传和影响效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大方面着手。
第一,通过场景化复原,激发观众的代入感。在博物馆陈列展的设计上,博物馆可以通过复原历史场景,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氛围来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或者在展厅陈列中以故事为线索,串联不同展区或不同文物,让观众更容易带入角色,深入了解展览背后的文化主题。
第二,发挥技术赋能优势。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博物馆陈列展也要积极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例如,将 VR、AR 技术引入进博物馆陈列展中。观众通过佩戴相应的设备,能够 360 度全方位观察文物细节,甚至通过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观众还可以感受到文物的质感。这能为观众带去更深刻、直观的体会,也能进一步丰富观众与文物历史的互动关系。
(三)分层设计教育活动,满足多元需求
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陈列展宣教作用,而对于成人来说,在博物馆陈列展活动设计上,可以重点突出专业知识,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为观众讲解文物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等相关内容,来更好地满足成人观众的学习和交流需求。
(四)构建反馈机制,持续优化宣教效果
博物馆陈列展宣教功能的发挥,还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反馈机制做保障,例如,在组织开展博物馆陈列展后,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统计分析,具体了解本次展览的参观人数以及一些比较受欢迎的展览区域,了解展览中互动装置的使用情况,教育活动的参与人数等。结合这些数据,综合分析本次展览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博物馆还可以在展览结束后收集观众的留言反馈,了解观众对于本次展览的展览内容展陈形式、教育活动的具体意见或建议,并根据观众反馈进行灵活调整,这也能有效提高博物馆陈列展的宣教质量。
结论:博物馆陈列展的展品布局、互动教育、叙事逻辑,对于吸引观众,增强观众的参与感、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陈列展的宣教作用,工作人员可以在展厅布置上,明确宣教主题,创新展陈形式,优化教育活动,完善反馈机制,不断更新、优化展陈设计,为广大观众带去更优质的文化体验,使博物馆陈列展宣教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更好地发挥。
参考文献:
[1] 林蕾. 机遇与挑战——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陈列与保管工作刍议[J].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04):108-111.
[2] 赖海清 . 苏式古典园林中的主题博物馆陈列设计探析——以苏州教育博物馆(柴园)为例 [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04):56-59.
[3] 周 星 彤 . 博 物 馆 陈 列 设 计 中 地 域 文 化 融 合 [J]. 炎 黄 地理 ,2025,(02):121-124.
[4] 廖原 . 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探讨 [J].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5(02):30-32.
[5] 谢爱国 . 新形势下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转变与发展研究 [J]. 收藏 ,2024,(11):108-110.
[6] 王紫璇 . 博物馆家庭观众观展体验研究——以广州博物馆“城标·城史——广州历史陈列”展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22):62-66.
姓名:尹媛媛 性别: 女籍贯: 云南剑川单位: 剑川县民族博职称: 助理馆员邮编:671300 研究方向 : 文物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