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建筑材料在节能建筑中的实施案例

作者

李斌

330501198904101813

摘要: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面临着巨大的绿色转型压力。传统建筑材料的高能耗、高排放问题不仅加剧了环境负担,也限制了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为应对这一挑战,绿色建筑材料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绿色建筑材料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还具备优异的节能、环保和健康属性,其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整体可持续性。

关键词:智能建筑材料;节能建筑;实施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今追求绿色、环保的时代,建筑行业也开始积极响应这一全球趋势下,绿色建筑材料的出现不仅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更在环保、节能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这些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还有效降低了建筑物的碳足迹。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这些材料的性能,以使绿色建筑材料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1智能建筑材料的特性

1.1环保性

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优先选择可再生自然资源,如竹木、速生林木等,同时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环境的负担。在运输和施工阶段,绿色建筑材料也注重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如通过优化物流管理和采用低碳排放的施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这些材料往往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如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Low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LVOC)的涂料和胶黏剂,为居住者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此外,绿色建筑材料的废弃处理也要考虑环保因素,如可回收、可降解的特性,以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1.2节能性

绿色建筑材料对节能减排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优异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上。例如:高效的隔热材料能够减少冬季热量的流失和夏季外部热量的进入,从而降低建筑物的供暖和空调需求。此外,一些绿色建筑材料具有很好的采光性能,能够优化自然光的使用,减少白天对人工照明的依赖。绿色屋顶和墙体材料还能提供额外的隔热效果,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1.3可再生性

在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绿色建筑材料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许多绿色建筑产品都采用了可再生且能够回收的材料,如利用工业副产品(如矿渣、粉煤灰)作为水泥的部分原料,或使用农业废弃物(如稻草、麦秸)作为生物质绝缘材料。这些实践不仅减轻了对原始材料的需求,也提供了废物利用的新途径。

2智能建筑材料在节能建筑中的实施要点

2.1自修复材料的应用

自修复材料代表了一种能在损伤后自动恢复原有功能或性能的材料。这类材料的发展主要源于对增强建筑材料耐久性和减少长期维护成本的需求。在建筑领域,自修复技术主要集中于混凝土和涂料,例如,含有细菌的自修复混凝土和具有微胶囊的自修复涂料。这些技术通过嵌入能够在裂缝形成时激活的特殊成分,实现对材料结构的自动修复。

1.自修复混凝土的应用

自修复混凝土的应用减少了建筑物的维修需求,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维护成本。此外,该技术支持可持续建筑实践,通过减少裂缝和漏水问题,降低了结构的整体环境影响。自修复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了对人工修复的依赖,从而减少了潜在的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

2.自修复聚合物和涂料

自修复聚合物和涂料包括一系列采用微胶囊技术和纳米复合材料的产品。这些微胶囊或纳米材料在聚合物基质中均匀分布,当材料表面受到损伤时,微胶囊会破裂并释放修复剂(如树脂或硬化剂),填补和封闭裂缝。如,某些自修复涂料通过嵌入的纳米颗粒在受损后能自动释放具有抗菌和清洁功能的化学物质。自修复涂料在建筑外墙和内部装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适合于经常受到机械摩擦或环境侵蚀的表面。当涂层表面因撞击或划伤而损伤时,内含的微胶囊会破裂,修复液流出并迅速固化,恢复涂层的完整性和防护功能。

2.2环境响应材料的应用

环境响应材料,也称为智能材料,是指那些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变化并相应作出物理或化学反应的材料。在建筑领域,这类材料主要用于提高能效、居住舒适度以及增强建筑的环境适应能力。以下是几种典型的环境响应材料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具体应用。

1.热致变色玻璃。热致变色玻璃采用特殊的热敏材料制成,这种材料能根据温度的变化调整透光性。主要通过热致变色层(通常含有液晶或特殊聚合物)实现,这些物质在达到特定温度阈值时改变结构,从而调整光线的透过率。这种玻璃在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变得不透明,阻挡部分阳光和热量进入室内,而在温度降低时恢复清晰透明。热致变色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的窗户和天窗中,特别是在需要自动调节室内光照和温度的场所,如办公室、医院和居民楼等。例如,在高温日照强烈的日子,热致变色玻璃可以自动变暗,减少冷气的能耗,同时保持室内的舒适度。它不仅提高了能源效率,还通过调节室内环境,提高了居住和工作空间的舒适性。

2.光致变色玻璃。光致变色玻璃含有可以响应光照强度变化的光敏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阳光直射或光强增强时,能迅速改变其化学结构,从而改变玻璃的颜色和透光率。光致变色玻璃在光照强时变暗,减弱光线,而在光照减弱时恢复透明。光致变色玻璃主要用于建筑物的窗户,以自动调节室内的光环境和避免强烈的直射阳光。这种玻璃在图书馆、博物馆和艺术画廊等对光线敏感的环境中尤为有用,能够保护内部物品免受紫外线和强光的伤害。同时,这种自适应光线的功能也提升了居住和工作空间的舒适度。

2.3健康环保材料

健康环保材料不含或极少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甲醛等有害化学成分,其能够显著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对居住者健康的潜在威胁。低VOC涂料、无甲醛板材、天然纤维绝缘材料等都是健康环保材料的典型代表。低VOC涂料通过先进的化学配方,在保持优异装饰效果和耐用性的同时,将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量控制在极低水平,确保施工及使用阶段的空气安全。无甲醛板材通过替代传统的黏合剂,消除了甲醛的释放源,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和家具制造领域,且特别适合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住宅和公共建筑。天然纤维绝缘材料,如羊毛、亚麻和棉纤维,具有良好的隔热、吸音性能,且其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完全可降解,对环境无二次污染。

2.4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

在维护结构中最常用的绝热保温材料有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件、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岩棉板、玻璃棉等。由于本项目为集装箱式应用,须结合考虑防火性能要求,箱体采用无机类保温隔热材料,实现保温、隔热的作用。

2.5新型通风材料的应用

通风材料的作用是满足建筑工程对通风的要求,综合利用新型百叶窗及启闭装置,给室内空间提供优质的空气。在建筑设计中,应强化新型通风材料的使用,将外界空气引入建筑物内部,并有效控制气流流速,此外,还能起到对外界空气的过滤作用,防止灰尘、凝结水汽等进入室内,以提高人体的气流舒适性。

结束语

智能建筑材料对构建更加可持续和宜居的智慧城市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材料如自修复混凝土、智能调光玻璃、以及环境响应涂料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能效和环境适应性,而且显著提升了居住和工作空间的舒适度。通过整合这些创新解决方案,智能建筑材料在优化资源使用、减少维护成本以及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预示着这一领域未来将持续引领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武.智能建筑材料与新型建筑结构创新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20):83-85.

[2]赵秀娟.智能建筑中的光电幕墙技术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3,40(08):220-221.

[3]王巧东.基于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J].财富时代,2022,(04):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