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
朱贵爽
社旗县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省南阳市 473300
摘要:在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课程思政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中职音乐鉴赏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关键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具有深远意义。音乐作品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如何有效挖掘并融入教学,实现思政教育与音乐鉴赏的有机结合,是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基于此,以下对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思政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
引言
中职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音乐鉴赏课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的情感塑造、价值观引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程思政理念推动下,如何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中职音乐鉴赏教学过程,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成为当前中职教育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思政融入音乐鉴赏的意义
中职音乐鉴赏课程将思政融入其中,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来看,能促进其全面成长。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价值观,通过鉴赏,学生在提升音乐素养的同时,能汲取作品中的正能量。如欣赏《黄河大合唱》,学生能感受到激昂的爱国情怀,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实现美育与德育协同发展。从文化传承角度出发,思政融入音乐鉴赏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许多经典音乐作品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中职教育而言,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改变了以往单纯注重技能培养的局面,使音乐鉴赏课程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丰富了育人途径,提升了中职教育的整体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高尚道德品质的综合性人才。
二、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思政实践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思政实践需遵循系统性原则。这意味着要将思政教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融入音乐鉴赏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开始,就要明确思政元素与音乐知识技能目标的融合,确保二者相辅相成。例如,在制定关于民族音乐鉴赏单元的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民族音乐的特点与演奏技巧,还要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进行系统规划。按照不同音乐风格、历史时期等维度,挑选蕴含丰富思政内涵的作品,构建起连贯且全面的教学内容体系。如从古代音乐作品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审美,从近现代音乐作品中体会时代精神与民族奋斗历程。
(二)适度性原则
在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思政实践中,适度性原则至关重要。思政元素的融入要与音乐鉴赏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不能脱离音乐本体进行生硬说教。例如,在欣赏西方古典音乐作品时,要基于音乐的旋律、和声、曲式等专业知识,自然地引出作品创作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及精神追求等思政内容,让学生在理解音乐的过程中感悟思政内涵,而不是强行将思政内容与音乐割裂开来单独讲解。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要与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中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有其自身特点,教学中要避免过于深奥复杂的思政理论,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思政元素。
(三)创新性原则
在教学内容上,要不断挖掘新颖且具有吸引力的音乐作品及思政元素。除了经典作品,关注当下流行音乐中蕴含的积极价值观,如一些反映社会正能量、倡导奋斗精神的流行歌曲,将其纳入教学内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手段也需不断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讨论、作品分享等活动,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评价方式同样要创新。改变传统单一的以知识考核为主的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思政理论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以及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创新推动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思政实践不断发展。
三、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思政实践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中职音乐鉴赏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并巧妙运用。在各类音乐作品中,都能找到与思政教育紧密相连的内容。例如,在欣赏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作品时,像二胡曲《二泉映月》。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独特的民族音乐魅力,更反映了作者阿炳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生活的不屈抗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阿炳在困境中坚持音乐创作的精神,让学生体会到面对生活挫折应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态度,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思政教育
在中职音乐鉴赏课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是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关键。传统教学方式可能会使思政教育显得枯燥,而新颖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兴趣,让思政教育更易被接受。例如采用情境教学法。在鉴赏革命时期的音乐作品,如《游击队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视频资料,营造出当时紧张激烈的战争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深刻体会到游击队员们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精神。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爱国情怀,从而激发内心的爱国情感。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学习一些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如非洲音乐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收集资料,探究非洲音乐的特点、文化内涵以及背后所反映的非洲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在小组讨论和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拓宽国际视野。
(三)结合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开展思政教育
中职音乐鉴赏课程的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要与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拓宽育人渠道,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例如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表演,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进行演绎。在准备过程中,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将思政元素融入表演。如表演歌剧《白毛女》片段,学生通过对角色的揣摩和演绎,深刻体会到旧社会的黑暗和新社会的来之不易,激发珍惜当下、努力奋斗的决心。社会实践也是重要的思政教育途径。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音乐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如参观冼星海纪念馆。在馆内,学生通过观看珍贵的文物、资料,了解冼星海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音乐作品在抗战时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结束语
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思政实践意义重大。通过巧妙融合思政元素,能让学生在提升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塑造正确价值观。未来,教师应持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深度挖掘思政资源,让音乐鉴赏课程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中职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萍.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4,26(11):19-23.
[2]王亚明,陈姝莹.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音乐鉴赏与实践”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新教育,2024,(10):69-71.
[3]金香玉.中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J].嘉应文学,2023,(18):78-80.
[4]雍亚丽.中职音乐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合探究[J].新课程,2023,(12):16-18.
[5]林巍立.基于中职音乐鉴赏课程的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3,(0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