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

尚刘超

社旗县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省南阳市 473300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合理应用传统音乐,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更能筑牢他们的文化自信根基,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基于此,以下对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自信视域;传统音乐;中职音乐教学;应用探讨

引言

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文化自信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传统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中职音乐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文化底蕴的重要阵地,探讨传统音乐在其中的应用,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意义。

一、文化自信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它不仅仅是对文化的简单认同,更是一种基于历史底蕴、现实成就与未来发展的深度自信。从历史维度看,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在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创造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诸如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自然理念,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文学经典,以及造纸术、指南针等伟大发明,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强大生命力。立足现实,文化自信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发展。在当代,我们既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新发展。从文艺作品百花齐放,到文化产业蓬勃兴起,中国文化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展望未来,文化自信赋予我们前行的动力。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坚守文化立场,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繁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传统音乐特点与价值

(一)传统音乐的地域特色鲜明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各具特色,鲜明地反映出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文化风貌。在北方,黄土高原孕育出了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其旋律奔放、节奏自由,歌词常常围绕着劳动生活、爱情等主题,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以其激昂的曲调,生动描绘了陕北人民对革命的热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仿佛能看到广袤的黄土高坡和质朴勤劳的人民。而在江南水乡,吴侬软语催生了婉转细腻的江南丝竹。其音乐风格优雅,乐器组合巧妙,笛、二胡、琵琶等相互配合,演奏出如诗如画的旋律。《梅花三弄》通过灵动的音符,将梅花的高洁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传递出江南地区独特的文人雅趣与细腻情感。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音乐,是各地人民生活与情感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体现。

(二)传统音乐蕴含深厚文化内涵

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信仰与价值观。许多传统音乐作品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紧密相连。例如《孟姜女》这首民歌,以其哀怨动人的旋律,讲述了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封建暴政的不满以及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传统音乐还与传统节日、礼仪习俗息息相关。在春节期间,各地会奏响欢快的锣鼓乐,如《将军令》,以其磅礴的气势营造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体现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传统的祭祀仪式中,庄重肃穆的音乐则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崇敬和对神灵的敬畏。

(三)传统音乐具有独特艺术价值

传统音乐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拥有独特的音乐体系和精湛的演奏技巧,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在音乐体系方面,中国传统音乐有着丰富多样的音阶、调式和节拍。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构成了众多经典作品的旋律基础,其独特的音程关系和韵味,与西方音乐体系形成鲜明对比,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在演奏技巧上,传统乐器各有精妙之处。以二胡为例,通过揉弦、滑音、颤音等技巧,能模仿出人声的喜怒哀乐,如在《二泉映月》中,阿炳运用高超的演奏技巧,将深沉的情感融入每一个音符,使听众沉浸在如泣如诉的音乐情境中。琵琶的轮指、古筝的摇指等技巧,也为传统音乐增添了丰富的表现力。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融入传统音乐元素

教师应深入挖掘传统音乐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选取经典作品。教材方面,除了保留经典西方音乐作品,增加如《十面埋伏》《彩云追月》等传统音乐篇章,让学生领略民族乐器的独特魅力和传统音乐的多元风格。结合地域特色引入民间音乐。例如,在广东地区的中职学校,将粤剧音乐融入教学。教师可以详细讲解粤剧的历史发展、唱腔特点,播放红线女等名家的经典唱段,如《荔枝颂》,让学生感受浓郁的岭南风情。还可拓展音乐文化知识,在介绍传统音乐作品时,讲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典故,像欣赏《广陵散》时,介绍“聂政刺韩傀”的故事,加深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激发他们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传统音乐教学效果

创新教学方法能让中职学生更积极地参与传统音乐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增强文化自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学生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比如在教授蒙古族长调民歌时,通过播放广袤草原的视频、牧民生活的图片,搭配悠扬的长调音频,如《牧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草原之中,感受长调的悠扬与宽广,理解其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探究能力。在学习京剧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如京剧的脸谱文化、唱腔特点、经典剧目等。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制作成PPT进行展示分享。

(三)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音乐的体验

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能让中职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传统音乐的理解与热爱,强化文化自信。举办校园传统音乐比赛是很好的实践形式,比如组织“校园戏曲大赛”,鼓励学生选择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不同剧种的经典唱段进行表演。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需要深入学习戏曲的唱腔、身段、服饰等知识,通过反复练习,真切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像有的学生在表演黄梅戏《女驸马》后,对传统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仅提升了自身艺术素养,还成为传统音乐的传播者。组织学生参与校外文化活动,拓宽视野。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音乐博物馆,了解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和发展历程;观看民间艺人的现场演奏,如陕北唢呐艺人的表演。学生在与传统音乐的近距离接触中,深刻体会到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音乐的新生力量。

结束语

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将传统音乐融入中职音乐教学意义重大。通过多种方式应用传统音乐,能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未来,应持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挖掘传统音乐资源,让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绽放光彩,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音乐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大观(论坛),2024,(12):48-50.

[2]杨真真.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发展探析[J].艺术教育,2024,(12):52-55.

[3]陈珠.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成才之路,2024,(33):85-88.

[4]朱颖.革命文化在中职音乐欣赏教材的呈现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

[5]陈小强.如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J].学周刊,2023,(0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