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煤矿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高铎 郭钊钊
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信息技术运维分公司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煤矿机电自动控制是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煤矿机电系统的自动控制中。由于人工智能在信息处理、智能决策等方面的优势,给煤矿机电自动控制系统提供了新的契机。对人工智能在煤矿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一定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人工智能在煤矿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发展趋势,进而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深入,推动煤矿开采效率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人工智能;煤矿机电;自动化控制;应用;发展趋势
1.人工智能在煤矿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1.1.无人化采煤设备
无人化采煤设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煤矿采煤现场实现了从人工操作到自主智能作业的转变,其应用将煤矿作业中的人员安全隐患降至最低,提高了采煤效率,降低了采煤成本。
第一,运用先进的传感与辨识技术;通过激光雷达、光学成像、红外探测等手段,实现对工作面地质情况、煤层厚度、矿岩变化等重要信息的实时监测与辨识,为下一步开采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该方法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开采装备对作业环境的适应性,为开采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二,具备自主决策和控制能力。基于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对采煤过程中的多种工况进行实时分析与判定,进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及时调整采煤策略。如在复杂地质结构、煤层倾斜等特定条件下,设备能按照预先设定的原则与算法,实现对作业路径及开采参数的自动调节,从而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高效。第三,其具有远程监测与故障排除的功能.设备通过与煤矿调度中心或操作人员的通讯系统相连,能将所获得的实时数据传送至远方的监控中心,从而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其他特殊状况时,能立即报警,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将由于设备故障所导致的生产停顿和损失降到最低。
1.2.自动化运输车辆
自动化运输车辆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在煤矿内部运输过程中的自主导航、智能避障和远程监控,为煤矿运输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第一,采用了先进的导航技术实现了自主行驶。通过激光雷达、GPS定位、惯性导航等技术,自动化运输车辆可以准确感知周围环境和地形,规划最优路径,并自主驾驶完成运输任务。这种自主导航技术不仅提高了运输车辆的行驶精度和速度,还降低了对人工操作的依赖,大幅提升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第二,具备智能避障和交通管理能力。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可以实时感知周围的障碍物和其他车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避让或者停车等操作,以确保行驶安全。同时,通过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联动,车辆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和协调,避免了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提高了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第三,具备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功能。通过与中心控制系统连接,运输车辆可以实时上传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供运营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同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可以对运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并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实现运输系统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1.3.智能化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智能化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监测煤矿内部的安全环境,实时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矿工和设备的安全,提高煤矿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第一,通过多种传感器设备实现了对煤矿安全环境的全面监测。系统涵盖了地质构造、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多个方面的监测,通过在关键位置布置传感器设备,实时监测煤矿内部的环境参数变化。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系统后台,经过分析和处理后形成全面的安全环境数据图,为后续的安全预警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第二,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实时辨识与分析。通过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技术,系统可以对煤矿内部的视频监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矿井围岩坍塌、瓦斯爆炸等潜在安全风险,实现智能预警与预警。该智能化安全监测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与精度,为煤矿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人工智能在煤矿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发展趋势
2.1.人工智能算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发展
第一,人工智能算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发展体现在算法的多样化和智能化程度上。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往往依赖于统计学和数学模型,而人工智能算法则更加注重对数据的自动学习和模式识别能力。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自动分类和识别,而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则可以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建模和预测,从而为煤矿生产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数据分析结果。第二,人工智能算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发展还体现在算法的性能和效率上。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升级和算法优化的不断完善,现代人工智能算法已经可以处理海量数据,并且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为煤矿行业提供了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煤矿生产对数据处理速度和精度的需求。
2.2.物联网技术与煤矿设备的互联互通
第一,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煤矿内部设备的互联互通。在煤矿生产现场部署各类传感器和监控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这些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通信。这些设备可以实时采集煤矿内部的各类数据,如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或云端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这种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了煤矿生产过程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第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煤矿设备与中心控制系统之间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通过物联网技术,煤矿内部设备可以与中心控制系统实现实时数据交换和远程通信,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中心控制系统可以随时获取煤矿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参数等信息,并根据实时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决策和调度,从而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化控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煤矿机电自动化控制中,已显示出其巨大的潜能与优点,给煤矿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在未来时间中,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运用,坚信,煤矿机电自动控制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保飞,文泽钰.人工智能在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1,23(14):40-41.
[2]周志宏.当代人工智能技术在煤矿电机设备中的应用和渗透研究[J].矿业装备,2020,(0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