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丁华强
湖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能够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转和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能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远程监控,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发展价值。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设备;应用
引言
传统的机械工程一直以来主要关注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维护,而电气工程则负责设计和管理电气系统,两者相互独立运作。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也日渐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工程师在设计和制造机械产品时更加注重电气系统的应用和协同。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所谓机电一体化技术,本质上来讲就是站在时代发展高度上,将机械技术和全新的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全新的技术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在机械工程领域,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体现方向就是整合计算机技术,通过实时监控不同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收集相关参数和信息,对生产问题进行全面诊断,并对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优化处理,减少人力投入,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而言,就是现如今发展背景下的全新一代自动化机械设备,可以多方面实现自动化运行,同时提高经济水平,优化工作模式,促进机械工程事业长效持久发展。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
2.1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另一关键特征,为机械设备赋予了仿人类的逻辑分析、推理判断及自主决策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依赖于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特别是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前沿算法的应用。这些算法通过深度学习和分析海量数据,灵活调整机械设备的工作参数,使其适应复杂且多变的作业环境。以智能机器人为例,通过整合机器视觉与路径规划技术,机器人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环境中障碍物的识别,规划出最高效的移动路线,精确无误地执行操作指令。
2.2高效化
在动力传输系统中,变频调速技术的运用使得机械设备能够依据实际工作需求,即时调节转速与扭矩输出,从而有效规避了能源的无谓损耗。同时,将前沿的电气传动技术与智能控制算法相结合,实现了能源的精确调控与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对于加工制造业而言,数控机床凭借高精度传感器与尖端数控系统,实现了工件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和高精度管控,极大地提升了加工效率与产品品质。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改良设备配置与生产流程布局,缩短了物料搬运与等待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线整体运作效率。这种高效性不仅反映在生产速度与质量的飞跃上,更体现在能源消耗的减少上,达成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收益。
2.3集成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点之一是集成化。其着重于将机械、电子、信息、控制等多种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出更加紧凑、高效的系统架构。现代微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以及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这一特性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借助高度集成的设计方式,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在更小的物理空间内集成更多功能模块,如传感器、处理器、执行器及通信接口等,大幅提升了整体性能与可靠性。集成化不但降低了系统组件连接的复杂程度、能耗和故障率,而且让系统更便于维护和管理。除此之外,集成化对远程监控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技术人员无须到现场就能远程调试和维护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重要特点之一的集成化,正促使制造业朝着更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3.1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
在包装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通信技术、机械结构与传感器技术等的有机融合,提升包装过程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使得包装机械可以自动化地完成包装过程,智能化地完成产品的装卸封装等操作,可以通过传感器与调节控制系统等,自动化地识别产品的形状与尺寸大小,而且可以结合设定的包装要求与标准完成包装操作。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包装操作变得更加快速、更加准确,更好地满足操作需求,避免人工操作的烦琐性。而且,基于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包装机械严格地监督产品的位置、质量与形状,科学地完成检测与排序工作。此外,控制系统能够结合检测结果对包装中的参数与操作进行自动化检测,以保证包装的质量,使得包装更加可靠。此外,包装机械还能利用数据采集系统与传感器,对包装中涉及的各种数据与参数进行收集、整理和记录,其中包括包装的速度、湿度与温度等,基于此,对包装过程进行优化与完善,更加科学地分析与预测生产数据,使得包装作业得以更加高效、优质地完成,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3.2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设备管理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其实现机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已成为现实。这种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便利和效率,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预警,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通过将设备与互联网连接,企业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设备的运行状况。例如,企业可以检测设备的温度、压力、振动等重要参数,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如设备温度过高、压力异常增大等,系统可以立即发送警报,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避免设备故障的进一步发展,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故障预警。通过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系统可以识别出潜在的故障信号,并提前发出警报。企业可以根据这些预警信息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以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例如,如果系统检测到某个设备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异常,可以提前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检修,避免设备在关键时刻出现故障,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机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为企业带来了许多好处。通过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故障预警等功能,企业可以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
3.3故障诊断技术
在机械工程生产和运行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故障诊断,而且与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促使机械工程体系稳定运行。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背景下,机械工程运行过程中,内部功能参数相对丰富且具备多样化的特点,而且也会遇到一些故障问题等等。所以就需要将全新的故障诊断技术应用进来,其可以深入到各个设备运行之中,对机械工程当下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构建完善安全容错体系,并对一些细节问题进行全面反馈,对各种运行风险进行针对性规避。在整个机械工程运行系统之中,整合故障自动化诊断技术,可以对设备运行的一些异常问题以及故障参数等等及时发现,然后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其中,开展全面诊断和维修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能与发展前景,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实时地监控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提升其运行效率,准确地诊断故障、排除故障,进而为机械工程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提供更多便利。在今后,应加强研发,促使该项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肖耀宇.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设备工程,2023,(16):212-214.
[2]李小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3,(6):274-275,281.
[3]李友乾.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23,36(4):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