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方法创新研究
董澜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作者简介:董澜(1983-09),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本科,职称:图书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档案学。
摘要: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对满足多样化阅读需求和降低管理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着眼于高职院校,首先分析了高职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现状,明晰高职在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上还存在资源整合不足、技术管理标准不统一、协同管理能力较弱等困境。其次,文章基于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困境,深入探讨了高职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创新方法,以期为相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职;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方法创新
图书和档案都是记录信息的载体,本质上都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服务,这就使得它们在管理上具有相似性,也为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可能。同时,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图书和档案管理的广泛应用,为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而当前高职院校传统的图书和档案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学校时代发展和师生多样化信息服务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图书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把握好图书和档案的相同性,推进一体化管理,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1、高职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现状
1.1资源整合不足
资源整合是图书档案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然就当前而言,部分高职院校在图书和档案资源整合上还缺乏理论指导,对资源整合在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学校图书和档案仍较为分散[1]。一是部分高职院校虽对部分图书和档案进行整合,但整合力度较弱,致使资源离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高度集成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阻碍了一体化管理的实现。二是部分高职院校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忽视图书和档案的组织形式差异,致使资源整合面临共享困境,这也为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带来较大挑战。
1.2技术管理标准不统一
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管理标准也就成为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而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中,正面临着技术管理标准不统一的困境。一是部分高职院校对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重视度不够,尚未依据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需求建立相适应的技术管理标准,致使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中的技术实用性不强。二是高职院校在推进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时,忽视技术管理标准的优化调整,造成技术无法有效兼容,从而影响到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实现。
1.3协同管理能力较弱
图书与档案分属两个独立系统,在推进一体化管理过程,需要对两个系统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整合优化,提高管理适应性。然而,因部分高职院校的图书和档案管理部门缺乏协同意识,致使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协同管理能力不强。一是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使得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缺少制度约束,管理主体职责不明确,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质量不高。二是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结合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协调有序的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体系,导致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协调管理能力弱。
2、高职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方法创新
2.1加强资源建设,夯实一体化管理基础
高职院校要实现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就需要加强资源建设,提高资源集成化程度,夯实一体化管理基础。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以智慧图书档案为抓手,加强图书档案数字资源建设,推进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对此,高职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图书档案数字资源建设方向,确定图书档案数字资源建设标准,运用大数据、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图书档案中的文字、图谱等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数字资源建设促进图书档案资源集成化管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加强资源建设,应构建好资源共享数据库。资源共享数据库是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在构建资源共享数据库时,可以高校或是具有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或是档案馆为参照,建设既具有学校特色又有学科特点的共享数据库,如科普数据库、论文数据库等,为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创设良好条件,提高一体化管理成效。
2.2统一技术标准,强化一体化管理
高职院校推进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应统一技术管理标准,以充分发挥好技术的作用[2]。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建立统一技术管理标准,确保技术在一体化管理的实用性。统一的技术管理标准有助于图书和档案实现技术对接,提高一体化管理效率。而高职院校在建立切实可行统一技术管理标准时,应立足于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综合考虑一体化管理的实用性和共同性,结合图书档案的技术应用实际,强化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统一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技术标准,需与时俱进优化完善,保证管理标准适用可行。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这就促使技术的应用也要随之发展而不断调整。因此,高职院校在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中,要加强技术管理标准的评估评审,如图书档案资源信息分类编码、系统接口标准、数据安全技术管理标准等,保障技术可长期兼容使用,使信息交流共享与管理实践便捷化、高效化。
2.3优化管理机制,构建一体化管理格局
高职院校推进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应对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完善,形成一体化管理格局。一方面,高职院校完善管理机制,应建立健全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制度。执行力强的管理制度是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职院校需提高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视度,明确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制度需求和目标,建立健全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制度,并将管理制度细化落实在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流程等各个环节,促进图书档案一体化、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优化管理机制,应构建高效协调的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体系。对于此,高职院校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并根据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特点,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确保图书档案一体化实现全流程覆盖,增强各流程的衔接性,从而形成全方面的一体化管理格局,助力图书档案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档案实现一体化管理具有可行性,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图书档案管理效果、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途径,在创新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过程中,需加强资源建设、统一技术标准、优化管理机制,推进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付秀, 刘晓竹. 高职院校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对策研究[J]. 办公室业务, 2023, (16): 154-156.
[2]张翼. 高职院校图书文献档案一体化管理分析[J]. 黑龙江档案, 2023, (01): 3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