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介入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彭珍
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湖南省郴州市 423400
在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关注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养老问题。单位型居家养老服务是依托社区而开展的,引进相应的专业力量有利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而社会工作不仅价值理念与居家养老服务理念相吻合。因此,本文通过对社区工作介入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调查研究。长沙市D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单位型社区,通过了解D社区的基本情况,发现了D社区目前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有着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力求为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实践经验,并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区工作 单位型社区 社区居家养老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内容难以满足养老需求
在进行“对当前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访谈中,非常不满意的有2户,占比14.3%;不满意的有7户,占比50%;一般的有1户,占比7.1%;比较满意的有3户,占比21.5%;非常满意的有1户,占比7.1%
在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实地访谈后,发现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不能以老年人现实需求为出发点,难以满足居家养老需求,主要原因是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发展较晚,在社区生活照料方面只是会进行一月一次的探望和平时的日托照料,不具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社区餐厅、上门服务等众多功能,尤其是社区内空巢老年人较多,迫切需要更多社区日常照料支持。而在医疗保健方面主要是开展健康讲座活动,讲解的内容比较单一,也不能对老年人提出的问题进行专业的指导。另外,社区也没有给老年人链接相应的医疗资源进行定期体检,使老年人的健康得不到保障。
(二)养老基础设施缺乏
在进行“当前社区的基础设施能否满足养老需求”的访谈中,14户受访老年人中仅有2户受访对象表示社区的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剩下的85.7%的受访对象皆表示社区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其养老需求,还有改进的空间,主要体现在缺乏适合老年人健身的器材和场地、缺少休闲娱乐的场所等方面。
(三)服务的专业性不强
社区是服务的提供方,他们试图通过跟随和学习其他进步的社区来提供对老年人友好的服务,但这些服务并不专业。社区的员工没有受过足够的培训,无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许多人曾在社区工作过,但缺乏专业资格、为老年人提供社区服务的实际经验和专业的资源获取渠道,服务内容也没有足够的针对性,无法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在开始提供服务时,很难获得公众的支持和认可。
二、社区工作介入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政府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顶层设计和资金支持,完善政策制度系统化建设,为社区工作介入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要求高校给在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链接社工实践资源,增加社工实践机会,把课堂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推动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关制度保障社区工作介入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确保社区工作介入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流程得以完整实施落地。同时,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制度,明确各个主体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角色定位及准入原则,颁布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组织、民间资本和市场力量等多方主体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加快新型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养老服务水准。
(二)社会层面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社会各大力量的积极效益传播,更离不开社会各主体的参与,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意义深远。加强社会宣传,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首先,要积极唤起社会组织团体、公益机构、高等院校等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发展志愿者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其次,在老年人家庭中积极宣传积极养老的理念和传统的孝心,促进家庭和谐的亲子观念,为老年人营造幸福的社会氛围;最后,要加强对社会工作的发扬,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社会工作的好处和作用,从而让更多的人接受社会工作。
(三)家庭层面
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单位,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可替代的部分,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子女照顾缺位和传统养老思想导致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一些误区。子女应明确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首先负责任的不是社区,也不是政府,而是家庭。我国的养老服务机制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与政府不能代替家庭来满足老年人在社会交往与情感方面的需求,家庭在养老服务方面发挥着其他社会机构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必须发扬敬老、孝老、养老优良传统,引导群众自觉担负起家庭养老的责任,夯实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由此推动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
(四)社工层面
社会工作者不仅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倡导者,不仅要在全社会宣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也要宣扬“老有所学”、“老有所用”和“老有所为”。在服务的全过程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者个人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质量。因此,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尤为重要。我国社会工作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高校必须重视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工作,因为它是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所以着重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锤炼,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用实践活动检验所学理论。
三、结论
本次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分析了单位型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的需求,设计了一系列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活动,使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获得满足。为此得出以下结论:
社区工作介入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有着专业理论、专业技巧的指导、能在社区资源方面发挥链接作用,以此来增强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动员社区老年人在单位型社区进行居家养老,提升单位型老年人社区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并引导他们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养成自助互助精神,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自我效能感,因此社区工作在单位型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虽然社区工作介入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养老问题,但在研究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笔者分别从政府、社会、家庭、社工等层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社会工作介入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可借鉴的案例,从而推动我国本土化社会工作介入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