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索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策略

作者

柏黎平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双凤中学 215416

摘要:导学案作为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从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出发,随后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逐渐由传统的讲授式向探究式、合作式转变。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导学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本文将以初中数学八年级苏科版教材为例,深入探索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策略。

一、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导学案通过预设学习任务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相较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导学案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导学案通常包含一系列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锻炼和提升数学思维。

(三)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导学案的应用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学生之间也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成果。这种互动模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设计科学合理的导学案是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前提。以“一次函数”章节为例,导学案的设计应当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点。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如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及其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等。接着,设计学习任务,包括预习一次函数的定义、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分析图像中的关键信息等。在设计问题时,注重问题的挑战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例如,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是一家水果店的老板,每千克苹果的进价是5元,你打算以每千克8元的价格出售。请写出苹果销售量(千克)与销售总额(元)之间的一次函数关系式,并绘制出相应的函数图像。如果某天你希望销售总额达到300元,那么你需要卖出多少千克的苹果?”这样的问题既贴近生活实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一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在实施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以“一次函数的应用”为例,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一次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如“为什么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次函数模型?”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分配一个与一次函数应用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根据家庭用水量与水费之间的关系,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预测下个月的水费。”小组成员需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数据,有的负责建立模型,有的负责验证结果,最后共同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这样的合作探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三)加强教师的引导和反馈

教师的引导和反馈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一次函数的图像变换”为例,在学生尝试绘制不同斜率和截距的一次函数图像时,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如斜率计算不准确、图像绘制不规范等。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绘制过程和发现,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点评,指出学生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的形式,检验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像变换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对于存在困难的学生,则提供额外的辅导材料或练习,帮助他们巩固基础,逐步克服难点。

(四)结合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运用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以“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次函数图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如汽车行驶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商品销量与价格的关系等,通过动画演示和图表展示,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直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和应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访问数学学习网站、观看教学视频、参与在线讨论等。这些资源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案例,还能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布置作业、收集反馈、进行在线答疑,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的学习支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通过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设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加强教师的引导和反馈以及结合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辅助教学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贺菊霞.利用导学案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3(06).

[2]夏都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