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冉海清
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小学 409800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核心素养作为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品质,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小学科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起点,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态度的养成,然而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科学素养培养不足等,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探索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教学是学生科学启蒙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小学科学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规律,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小学科学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尽管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探究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导致科学素养培养不足,此外小学科学教学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进一步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思维型教学理论及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型教学理论概述
思维型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级思维能力,该理论认为,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思维型教学理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思维型教学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或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成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学习表现的思维型教学策略
1. 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系列实验探究、案例分析、项目研究等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实验任务:“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光照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然后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不同的光照条件(如全日照、半日照、阴暗环境)对植物进行培养,并定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通过实验学生不仅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还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控制变量、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等。
2.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情境教学、游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法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以小学科学《动物的生命周期》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模拟活动:“动物的一生”,学生分组选择一种动物(如蝴蝶、青蛙、鸡等),通过角色扮演、模型制作、故事讲述等方式,模拟该动物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动物生命周期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注重评价与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如教授《水的循环》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和结论进行逐一评价,对于实验设计合理、操作规范、结论准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应指出其不足,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优秀实验成果、组织实验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
的探究热情和自信心。
(二)围绕学生课堂科学学习表现的研究与解决策略
1. 观察与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
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堂科学学习表现,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信息,以《声音的变化》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高低、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关系时,可以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讨论交流情况和结论得出过程,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声音传播原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兴趣点,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2. 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提出解决策略
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电》为例,教师在教学“电和磁”这一课题时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存在问题,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数据记录的技巧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实验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加强师资培训与教学资源的开发
1. 加强师资培训
为了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通过组织专家讲座、教学研讨、观摩学习等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可以定期邀请科学教育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培训,介绍最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还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和评选活动,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和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
为了丰富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学校应积极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如实验器材、教学课件、科普读物等,在讲解《宇宙与地球》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和资料,制作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供学生使用,学校还可以购买一些实验器材和科普读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和阅读资源,学校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手段来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如建立科学教育网站、开设在线科学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学习方式。
结束语: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运用思维型教学理论、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评价与反馈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同时加强师资培训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也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庄垂迪 . 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J]. 教育界 , 2021(35):32-33.
[2] 刘颂华.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2020, 027(029):218-219.
[3] 王青. 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J]. 天津教育,2023(33):161-163.
[4] 王晓记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J]. 天津教育 , 2022(3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