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日照保税区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建设路径研究
吴薇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一、引言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提质升级”,日照保税区作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重要载体,亟需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际枢纽建设路径。本文结合日照保税区的发展现状,系统研究其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建设的可行性与实施策略。
二、新质生产力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下,跨境电商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增长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跨境电商的创新与升级,日照保税区建设跨境电商国际枢纽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顺应全球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理念,日照保税区借助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建设,能够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三、日照保税区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优势
1. 日照保税区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近年来,日照保税区的跨境电商业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交易规模逐年增长,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涵盖电商平台、物流企业、支付机构等在内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
2. 日照保税区跨境电商发展优势
(1)地理区位优势。日照保税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东临黄海,西靠兖石铁路,北接青兰高速,南连同三高速,交通便利,物流运输成本低,能够便捷地与国内外市场相连。
(2)港口资源优势。日照港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港口,港口货物吞吐量大,航线网络完善,为跨境电商业提供了务强大的物流支撑,能够实现货物的快速通关和运输。
(3)政策支持优势。作为保税区,享受国家赋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通关便利化等,同时,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日照保税区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建设的主要瓶颈
1. 数字孪生平台建设瓶颈
(1)数据孤岛与协同存在壁垒。跨部门数据不一致,港口、海关、保税区、海外仓分属不同管理系统,数据标准与接口不统一,全链路数据实时打通难度大。国际数据互通存在障碍,海外仓,尤其是不同国家之间,数据获取受制于当地法规,导致退货模拟场景数据不全。技术成本高昂,孪生平台需物联网设备全覆盖,如港口吊机传感器、仓库 RFID,硬件投入与维护成本巨大。
(2)1210 退货场景模拟复杂。逆向物流规则存在差异,不同目的国退货政策,如清关、质检标准,难以统一建模,模拟结果与实际偏差风险高。真实性验证缺失,模拟场景缺乏真实跨境退货数据训练,可能低估海外退件处理成本,如滞港费、销毁费用。
2. 制度突破瓶颈
(1)政策试点合法性存在挑战。税权层级限制,增值税政策制定权在中央,地方试点需税务总局特别授权,突破现有法规难度大。出口退税机制冲突,现行政策依赖“退税”防骗税,若免征不退,需建立新监管体系,如商户白名单、货物流与资金流比对。
(2)监管与风控风险。虚开风险加剧,免征可能诱发企业虚构出口交易,需配套搭建全链路核验系统,如区块链溯源,但技术成本高昂。全国政策协同困难,如果仅在日照试点,可能引发跨区域套利,如外地企业转移注册地,需要协调多地监管。
3. 生态培育瓶颈
(1)智能物流整合存在短板。国际运力依赖性强,日照港国际航线覆盖不足,需依托青岛等枢纽港中转,增加物流时效与成本。海外仓资源分散,自建海外仓资金压力大,而合作仓服务质量参差,数字化管理,如库存同步,难以保障效果。
(2)独立站孵化能力不足。流量获取成本高,企业缺乏海外营销经验,如 Google、Facebook 算法规则,独立站冷启动困难。支付与合规门槛,跨境收单,如 P a y P a l 风控,多国税务申报,如VAT,增加中小微企业运营难度。
(3)碳账户体系落地存在障碍。碳排放计量标准缺失,跨境物流涉及多国运输,排放因子库不统一,碳足迹核算准确性不高。激励措施缺位,若碳积分无法兑换税费减免或补贴,企业参与意愿低,体系易流于形式。
4. 系统协同与资源瓶颈
跨主体协作机制缺位。政府 - 企业权责模糊,平台建设主体不明确,导致投资效率低下或市场化不足。国际规则适配滞后,RCEP、DDP 等条款与数字孪生、碳账户的衔接规则尚未完善,增加国际纠纷风险。
五、日照保税区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建设路径
1. 搭建数字孪生平台。构建 “港口 - 保税区 - 海外仓” 全链路数字孪生平台,通过高精度建模与实时数据采集,将物理世界的物流、仓储等流程在数字空间精准映射。以模拟 1210 模式退货场景为例,商品从海外仓退回保税区,再经港口运回国内的全过程可在此平台上清晰呈现。平台能实时监测货物状态、运输时间、海关查验环节等,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拥堵点或延误风险,为物流企业优化退货路径、海关精准监管提供有力支撑,极大提升退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2. 积极探索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增值税 “免征不退” 政策试点。当前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增值税政策存在一些局限性,许多中小微企业因无法取得进项发票,难以享受退税优惠,影响了其利润空间与出口积极性。试点 “免征不退” 政策后,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无需就相关出口货物申报退税,直接免征增值税,简化了税务处理流程,使企业资金周转更为灵活,有助于吸引更多企业投身跨境电商出口领域,增强市场活力,推动行业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跨境电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 全力构建 “智能物流 + 独立站孵化 + 碳账户体系” 产业矩阵。智能物流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实现仓储自动化管理、运输路线智能规划、配送实时跟踪,提高物流效率与服务质量,确保商品能快速、准确送达消费者手中。独立站孵化为跨境卖家提供从网站搭建、品牌定位、营销推广到用户运营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卖家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外电商品牌,摆脱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市场话语权。碳账户体系则贯穿跨境电商全产业链,从供应商原材料采购、商品生产,到物流运输、仓储管理,再到消费者使用与废弃处理等环节,精确核算碳排放量,为每个参与主体建立碳账户。通过碳交易、碳激励等机制,鼓励企业采用绿色包装、新能源运输工具、优化仓储布局以降低能耗等,推动整个产业向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契合全球绿色消费趋势,提升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在全球绿色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结论
日照保税区在新质生产力浪潮下,搭建 “港口 - 保税区 - 海外仓” 全链路数字孪生平台,可优化退货等流程,提升物流与监管效率;探索增值税 “免征不退” 政策试点,简化税务流程,激发企业活力;构建产业矩阵,推动智能物流、独立站孵化与碳账户体系协同发展,助力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举措将推动日照保税区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建设,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为其在全球贸易中赢得领先地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鹏,陈蝶欣 .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J]. 工业技术经济,2025,44(05): 23 - 32.
[2] 曹孟熙 . 新质生产力助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增 “数” 提 “质” 的策略研究 [J]. 商展经济,2024(17):69 - 72.
[3] 姜丽艳,熊训英,姜晓艳等 . 智能化背景下 C2B 跨境电商发展对策分析 [J]. 全国流通经济,2024(13):16 - 19.
本文为日照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日照保税区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建设研究 》(编号 ZX202504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