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哲学与文化》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作者

龚平

湖北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2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 中提到 问题式教学” 词,即“它是在一般不改变教材内容,不打乱教材体系的情况下 受后成为自己的问题1。前苏联教学论专家 赫 生说明探索过程的思维逻辑;或者是教师有意地 决问题。结合上述对问题教学法的概念研 提问的主体提出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解决问题,在这 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知识、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

(二)问题教学法的特点

1. 以问题为导向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就是将问题贯穿于思政课课堂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预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等一系列课堂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和教学的。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2. 以学生为主体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意味着教师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 而是主动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主动探究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探究知识来源,并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见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引入问题性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式。

3. 以教师为主导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虽然问题教学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但教师仍然扮演着主导角色,教师的指导、引导、激励和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以主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共同推动教学内容的深入和有效传达。教师在问题教学法中担任引导者和组织者、辅导者和指导者、整合者和总结者等诸多角色。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学生讨论和探究过程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深化理解,防止学生走入误区,促进学生对问题的全面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教学程序主要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提出地理解决方案及展示评价四个部分 2。

(一)创设问题情境

开展问题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创设问题情 要步骤。问题情境的设立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兴趣爱好, 以及 设计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对《哲学与文化》课堂的兴趣和好 认知冲突,从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 容紧密结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因此,只有设计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中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对问题教学法实施的起始环节高度重视。

(二)提出问题

在高中思政课的问题教学中第 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促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 难度,不能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 相关,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拓展他们的思维。在提出问题的 论式提问、情境式提问、引导性提问等,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技巧,激发 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从而更 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析、解决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是高中思政课开展问题教学法的核心环节 旦问题在课堂上被提出,学生需要通过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梳理问题的背景、原因、影响等,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思考,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步揭开问题的表面和深层次,形成全面的思考和认识。

紧接着,学生需要展开解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他们可以借助相关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实践经验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实现问题的解决 决程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能力, 如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合作能力等,从而提升自身的思维水平和综合素养。

(四)总结与评价

在高中思政课开展问题教学法的最后一步是总结与评价。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未来的问题。总结阶段,学生需要回顾讨论过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梳理并总结出关键的哲学与文化的观点和结论。他们还可以反思在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从中学习经验教训,为以后类似的问题做好准备。评价阶段,则是高中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可以评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同时,学生也可以相互评价,提供反馈,促进共同学习和进步。总结与评价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哲学与文化》中运用的必要性

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3 问题式教学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4。

( ⟶ ) 加深学生学科知识理解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哲学与文化》课程目标部分提出学生应该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哲学与文化》这本教材中的许多概念理解起来十分抽象,并且许多概念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相差甚远,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比如矛盾、斗争性、同一性等,教师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灌输方式,难以让学生吃透课本。而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

1 朱智贤 . 心理学大词典 [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717.

2 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84.

3 李晓光.提问式教学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有效运用探究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9):152.

4 邓喜道 . 问题式教学法的育人作用 [N]. 光明日报,2017-01-04(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习过程,培养他们对知识的积极探究和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对《哲学与文化》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追问、思考和寻找答案,从而逐渐建立起知识体系和逻辑思维框架。与传统的直接传授知识相比,问题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可以促进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哲学与文化》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包括引导学生对大自然产生敬畏、感恩与保护的态度,对梦想保持执着、积极与追求的信念,对挫折保持坚韧、逆境中奋发向上的心态,对劳动持重视、勤奋与创造的态度等。学生可以深入探讨这些议题,理解其中的道理和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事件背后的规律性,让他们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逻辑思维,使他们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更加理性、成熟地应对各种情况。最重要的是,问题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意识。通过问题导入,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深入探讨中国哲学、文化的精髓,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提高教师哲学与文化素养

教师需要对相关哲学和文化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以便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究。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师提前准备和设计问题, 与文化知识,并了解各种相关的理论和观点。这将促使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思考, 与文化领域的素养。教师要能够将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解决,这需要掌 握 泛的 面以及深入的理解。通过这种综合运用知识的方式,教师可以拓展自己在哲学与文化领域的认识,提升自身的素养。问题教学法对于教师的哲学与文化素养都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四、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哲学与文化》中运用

(一)教材体系有利于问题教学法的实施

《哲学与文化》教材编写的诸多特点有利于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教材编写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暗线,选材和情境创设皆为此服务,该特点为问、为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指向6。具体来说,高中《哲学与文化》教材体系包含了广泛而丰富的内容,涵盖了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主要思想流派、重要哲学家及其代表作品等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材体系为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和讨论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教材内容中涉及的哲学观点和思想问题,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培养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教材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也有助于教师有序地组织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指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和理解哲学与文化相关的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素养的提升有利于问题教学法的实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的素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素养的提升对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哲学与文化》课程 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素养,对哲学与文化领域的重要思想观点和 准确引导学生,提出深入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具 能力、教学方法选择、学生情感教育、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等方面。只有 过程中灵活运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究,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 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符合高中生学习的思维和心理发展水平

高中生正处于思维能力逐渐成熟、独立思考能力日渐增强的时期,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和讨论。问题教学法正是通过提出引发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求知欲,引导他们自主探究、独立分析,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高中《哲学与文化》课程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讨论和思考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对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问题教学法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合作、探讨。

结语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哲学与文化》中的应用不仅具有明显的必要性,更具备可行性。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引导和激励,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探索哲学与文化领域的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倡导并灵活运用问题教学法,以促进学生潜在能力的充分发挥,激发学生对哲学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 . 心理学大词典 [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717.

[2] 韦志榕,朱翔.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8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 张衡 . 高中哲学概念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3,(07):90-92.

[5] 李霞 . 问题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运用 [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3,36(04):62-

64.

[6] 许佳. 以问题式教学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23,(26):84-87.

[7] 何洲 . 问题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析 [J]. 品位·经典 ,2021,(24):160-163.

[8] 潘宠娟 .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导向的问题教学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为视角 [J]. 大学 ,2021,(49):139-141.

[9] 李宁 . 问题式教学法在中考政治复习课中的运用 [J]. 科教文汇 ( 上旬刊 ),2021,(07):161-16

[10] 徐丽艳 .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数据 ,2021,(Z1):150-152.

[11] 毛建军 . 问题链教学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学周刊 ,2024,(08):56-58.

[12] 辛海娟 . 思政课“问题教学法”的价值与艺术 [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38(10):84-86.

[13] 邓喜道 . 问题式教学法的育人作用 [N]. 光明日报,2017-01-04(11).

[14] 聂忠荣 . 问题引领式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J]. 新课程研究 ,2022,(07):59-61.

[15] 杨梅 . 高中政治教学如何善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法 [J]. 启迪与智慧 ( 中 ),2020,(11):7+6.

[16] 吴光新 . 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法 [J]. 中学政史地 ( 教学指导 ),2020,(04):63-64.